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不能同时混用的药物 含有机酸的中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女贞子不能与碱性药物氯霉素、氢氧化铝、胃舒平混用,与磺胺药、庆大霉素、红霉素不能同用.用后使药物失效.  相似文献   
2.
新猪病在我市的发生,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查清我市新猪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为今后有效地防制新猪病提供科学而强有力的依据,2006年—2007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新猪病调查,通过走访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等,基本查清了本市近年来新猪病发生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响甘肃黑猪母猪的生产性能.如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甘肃黑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达到提高生产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猪白细胞干扰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进猪白细胞干扰素,在兽医临床上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直接用干扰素治疗患病毒性疫病动物10122头(只),治愈7570头(只),治愈率为75%,比对照组治愈率4%提高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用干扰素配合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试验。试治患病毒性疫病动物10284头(只),治愈9955头(只),治愈率为97%,比对照组治愈率4%提高9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用干扰素对不同种类患病毒性疫病动物的治疗试验中,治疗发病猪12480头,治愈11356头,治愈率为91%;治疗发病牛1825头,治愈1463头,治愈率为80.2%;治疗发病鸡3681只,治愈2804只,治愈率为76.2%;治疗其它(羊,犬,鸽,狐等,以下同)发病动物2420头(只),治仍1902头(只),治愈率为78.6%。与对照组治愈率猪4%,牛5%,鸡4%,其它4%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在兽医临床上对各种患病毒性疫病动物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评估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在生猪屠宰“两项制度”落实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升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能力,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2020年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先后3次参加了省、市动物疫控机构组织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结果显示:3次能力比对结果准确率分别为78%、84%和96.6%,并有逐次提高的趋势,有3家生猪屠宰企业3次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比对结果均符合标准,占屠宰企业总数的30%,有7家生猪屠宰企业在3次比对中结果还不稳定,企业之间比对结果存在差异,对10家生猪屠宰企业3次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生猪屠宰企业实验室标准化程度越高、检测人员文化程度越高、屠宰企业管理越严格,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结果越稳定,准确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和优良品种的不断引进,新的鸡病也在不断出现,而且鸡病的发生与流行也更为错综复杂。据不完全统计,危害我国养禽业的疾病总数已达80余种。危害我市养鸡业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给鸡病的防制带来了困难。为了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主要是指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以及从事规模养殖场兽医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活跃在动物防疫的最前沿,直接参与动物疫病预防、抽血采样、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病诊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防疫的主力军,与病畜密切接触的机会多,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自身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措施简单,是感染人畜共患病和人身伤害的高危职业人群。近年来,基层动物防疫人员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覆膜形式的旱地玉米—拉巴豆间作栽培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设计,玉米和拉巴豆间作栽培使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分别为T0组(露地,对照组)、T1组(降解膜)、T2组(半膜)、T3组(全膜),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2个小区。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折算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3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T2组。(2)T1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T3组(P <0.05),T3组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T1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T2组(P <0.05),但与对照组和T3组无显著差异(P> 0.05)。(3)T3组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 <0.05)。T3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T1组(P <0.05),但与T2组差异不显著(P> 0.05),T2组与对照组乳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考虑,结合西北旱地农业实际,T3组即全膜的覆膜形式可推荐为最佳覆膜形式。  相似文献   
9.
甘肃黑猪Ⅱ系是在甘肃黑猪Ⅰ系的基础上,导入1/4杜洛克血统,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育成的瘦肉型专门化母本新品系.我们对2003年至2009年甘肃黑猪Ⅱ系3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发现,甘肃黑猪Ⅱ系在保种阶段仍然保持了甘肃黑猪Ⅰ系高繁殖性能的遗传特性,七世代母猪产仔数13头,产活仔教12.2头,初生个体重1.7 kg.断奶...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通过设计不同密度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其对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D0)为玉米单播,试验组(X1~X10)为不同密度拉巴豆(3000~12000株/亩)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发现,(1)生物产量:X8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5组显著高于D0组(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先增加至10000株/亩后开始下降|(2)干物质含量:X1、X2、X5、X6、X9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X5组为中心随着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粗蛋白质含量:X8、X10组显著高于X4、X7、X9组(P<0.05),试验组除X7组外其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密度增加有微弱增加的趋势|(4)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X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4、X5组显著高于D0、X1、X3、X7、X8、X9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总可消化养分含量:X4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6)pH:X7组显著低于X5组(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7?h消化率:X9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X8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论: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能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密度为10000株/亩时,虽然生物产量最高,但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综合各项指标建议拉巴豆间作密度为6000~7000株/亩。 [关键词]拉巴豆|玉米|间作密度|混合青贮|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