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目前,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如保持了自给的增长势头、建立起较稳定的品种繁育基础、坚定了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信心、涌现出一批发展迅猛的重点县、摸索到品牌化经营的方向策略等。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肉羊产业发展存在需求缺口较大、县域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辐射推广效果不理想、自发性经营不规律、节本增效路径偏窄等问题,由此笔者提出扩群增量,打造示范县“样板间”,落实“351”工程,示范引领做大肉羊产业规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地貌类型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3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牛羊发展潜力省份之一,具有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发展基础好、品种资源丰富、饲草种类多样的发展优势,但近年来,贵州省肉羊产业整体发展处于徘徊状态。为探索适合贵州肉羊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合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贵州省肉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青稞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溶磷真菌,并研究其促生特性,为提高青稞产量提供优质真菌菌剂。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利用PDA、RBM、NBRIP固体培养基培养,从健康青稞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磷真菌,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采用NBRIP液体培养测定菌株对Ca3(PO4)2的溶解能力;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青稞的促生能力。结果 (1)筛选出1株溶磷真菌菌株W41,将W41初步鉴定为毛茛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ranunculi);(2)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为55.82 mg/L,并兼具固氮、解钾、产IAA的能力;(3)通过皿内发芽试验得到孢子液浓度为1×103 cfu/mL时青稞种子萌发生长效果最好;(4)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株高平均增加29.71%,根长平均增加28.69%,鲜重平均增加48.49%,干重平均增加39.12%,对青稞幼苗的促生效果显著。通过本研究,菌株W41具有较强的溶磷能力和促生效果,为利用真菌菌剂提高青稞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2014年以来贵州省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成效进行梳理总结,系统分析存在问题与困难,针对痛点难点,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提出路径措施,并立足要素保障探索流通体系改革和金融支持创新,以期为贵州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业生产、市场需求、屠宰加工等3方面综合阐述了贵州省牛羊产业屠宰加工环节现状,旨在为贵州省牛羊屠宰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研究表明,贵州省牛羊产业屠宰加工环节中存在市场需求大、养殖规模小,家庭作坊多、认证企业少,标准化建设滞后、自动化水平较低,产品多样化不足、同质化严重,品牌辐射局限、盈利空间较小等问题,由此提出在养殖规模化上求突破,保障原料供给;在产业集聚化上求突破,盘活加工资源;在生产标准化上求突破,提升产品质量;在价值最大化上求突破,增加产业附加值;在营销品牌化上求突破,推动牛羊出山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西藏自治区山南隆子和日喀则江孜青稞穗腐病病原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药剂,以期为青稞穗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参考,从病害发生区采集病穗样本,分离获得病原菌纯培养,利用依据分生孢子、分支及菌落形态做形态学特性,再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和转录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简称EF-1α)进行分子鉴定;对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选用6种常见农药对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ITS和EF-1α序列鉴定,该穗腐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在隆子采集的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和麦芽糖,氮源是硝酸钾;在江孜采集的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是淀粉,氮源是蛋白胨。药剂筛选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是本试验中最佳防治药剂,其EC50为1.270 9 mg/L。引起西藏隆子县和江孜县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且不同地点病原菌间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不同,推荐使用防治杀菌剂是苯醚甲环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