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稞秸秆替代苇状羊茅对全混合日粮青贮早期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TH0)和3个青稞秸秆不同比例替代组TH5、TH10和TH15。青贮14 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将剩余的发酵TMR暴露于空气,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的第2,5和8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TH0)相比,TH5的pH、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TH10和对照相比pH差异不显著(P>0.05),但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TH15 pH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各组氨态氮/总氮和乳酸/乙酸无显著(P>0.05)差异,均以乳酸发酵为主,发酵品质良好。有氧暴露第2天后各组pH和氨态氮/总氮持续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持续下降;酵母菌和好氧细菌数量显著(P<0.05)升高。除TH15外,其他各组温度在第35 h开始上升,TH15温度上升延迟,并且温度上升峰值最小。和其他组相比,TH15有氧稳定性最好。综合考虑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对青稞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建议采用TH15设计配方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添加乳酸菌和发酵底物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桑叶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探讨了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或糖蜜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组(P)、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葡萄糖组(P+G)、乳酸菌+糖蜜组(P+M),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加速了桑叶青贮过程中乳酸发酵,青贮第7天P,P+G和P+M组乳酸含量已达到C组的6倍以上,pH值降至4.30以下,其中P+G和P+M在青贮结束时降至4.0左右。补充发酵底物并未有效改善桑叶青贮发酵品质,C、G和M组pH值在青贮前30 d始终保持在5.85以上,青贮60 d时C组为5.96,G和M组分别下降至5.35和5.24,显著(P<0.05)高于P组。整个青贮过程中P组显示最高的乙酸含量,始终显著(P<0.05)高于C、G和M组,青贮7 d后开始显著(P<0.05)高于P+G和P+M组。青贮第7天P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之后各组氨态氮/总氮均随青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其中P、P+G和P+M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C、G或M组直至青贮结束。本试验结论认为单独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桑叶青贮发酵品质,而组合添加并未进一步得到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评价布氏乳杆菌和双乙酸钠对西藏啤酒糟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布氏乳杆菌组(LB,106 cfu/g)和双乙酸钠组(SDA,0.5%)3个处理。青贮70d后全部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营养和微生物成分,同时将剩余的发酵全混合日粮(TMR)暴露到空气中,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6,9和14天取样分析,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组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较低的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添加双乙酸钠提高了乳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提高了干物质回收率,但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布氏乳杆菌处理组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显著(P0.05)提高了pH和氨态氮/总氮值。在有氧暴露14d内,各组pH缓慢上升,且温度未超过环境温度2℃,显示有较高的有氧稳定性。添加布氏乳杆菌和双乙酸钠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对啤酒糟TMR有氧稳定性有积极的改善效果,其中双乙酸钠的效果优于布氏乳杆菌。综合考虑,在西藏地区生产啤酒糟发酵TMR时可添加0.5%的双乙酸钠,既能改善发酵品质,又能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湿环境给肉鸡养殖业带来的危害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分析了高温高湿环境对肉鸡生产的危害,提出了改善高温高湿环境肉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笋壳逐步替代全株玉米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笋壳替代水平。试验设对照组、15%笋壳组、25%笋壳组和35%笋壳组。青贮后第5, 7, 14, 30, 90天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变化;同时将青贮90 d的发酵TMR暴露到空气中,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3, 6, 9和14天取样分析,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尽管在整个青贮过程中随着笋壳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组乳酸含量逐渐降低,pH显著(P<0.05)升高,氨态氮/总氮逐渐上升,但青贮90 d后15%和25%组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60.16~64.94 g/kg DM)、较低的pH(4.15~4.20)、氨态氮/总氮(55.56~58.73 g/kg TN)和极少量的丁酸含量(1.05~1.47 g/kg DM),仍显示良好的发酵品质。有氧暴露期间,对照组在有氧暴露第9天pH开始急剧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大幅度下降,发生有氧腐败,而笋壳处理组在有氧暴露14 d内pH缓慢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步降低,且温度也未超过环境温度2℃,与对照组相比有氧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15%组和25%组不仅有良好的发酵品质而且有氧稳定性高。从对笋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角度出发,用25%的笋壳替代TMR中的全株玉米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降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损失,研究了温度(45,30和15℃)和添加剂(无添加:CK;纤维素酶:E;植物乳杆菌:LP)对象草青贮饲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温度水平,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良好,但30℃时产生了少量丁酸,发酵品质略有下降;添加LP和E降低了pH(P0.05),增加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P0.05),提高了发酵品质。象草青贮饲料贮藏在45和15℃时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30℃(P0.0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30℃(P0.05)。LP和E添加组在所有温度水平的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P0.05)。E组在45℃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LP组,E组在30和15℃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LP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西藏地区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得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苜蓿和箭筈豌豆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共分离得到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经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 rRNA序列分析,3株(LCG9,CG35和AG11)为戊糖片球菌,2株(LCG3和LAG1)为植物乳杆菌,1株(LA3)为弯曲乳杆菌;除AG11和LAG1在5℃,LCG9和AG11在pH 3.0和8.0生长微弱外,其余乳酸菌菌株均在5~20℃,pH 3.0~8.0及3.0%和6.5% NaCl培养液中生长良好。从耐低温特性、产酸能力和发酵速率3个指标考虑,植物乳杆菌LCG3最适宜用于西藏青贮饲料生产的乳酸菌菌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速率及酶活力进行测定,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试验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属于肠球菌属,即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JF85。菌株JF85在15~55 ℃,pH 3.0~7.0及3.0%和6.5% 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接种JF85,36 h后可获得最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0.41 U/mL)和滤纸酶活力(0.13 U/mL)。在模拟发酵试验中,接种菌株JF85,14 d后水稻秸秆干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发酵第7天,JF85处理组显示最高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个发酵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菌株JF85具有分解纤维素、耐酸、耐盐特性,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