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紫花苜蓿叶,茎和花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旨在探究紫花苜蓿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叶,茎和花部位共包括98种挥发性成分,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显著(P0.05)。花中共鉴定出65种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69%,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辛酮(相对含量为23.17%);叶中鉴定出66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0.42%,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辛酮(相对含量为27.38%);茎中的组分及含量相对较少,共鉴定出41种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79.10%;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戊酮(相对含量为23.31%)。叶,茎和花部位的共有挥发物有24种,含量较高的有3-戊酮、2-甲基丁醇、顺-2-戊烯醇、叶醇、4-甲基-1-戊醇、叔丁基环己烷、2-蒎烯、辛醇和乙酸叶醇酯。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紫花苜蓿防治害虫的植物源引诱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重金属(Cu 2+、Zn 2+、Cr 6+)胁迫下小豆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效应,以“晋小豆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5、10、50、100、200、300、400mg/L)重金属(Cu 2+、Zn 2+、Cr 6+)梯度,测定小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变化及幼苗根、茎、叶中各种重金属的积累量。结果表明:当Cu 2+浓度为5、300、400mg/L时,小豆种子发芽势高于对照,而在相同浓度的Cr 6+、Zn 2+胁迫下小豆种子发芽势低于对照。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对小豆发芽率整体影响趋势相近,在重金属浓度为50mg/L时小豆幼苗根长最长;当Cu 2+浓度为200~400mg/L时小豆下胚轴长明显短于对照,Zn 2+和Cr 6+浓度为5~400mg/L时,随Zn 2+、Cr 6+浓度升高小豆下胚轴生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都在浓度为100mg/L时下胚轴最长。小豆幼苗对重金属Cu 2+的累积量较高,对Zn 2+的累积量次之,对Cr 6+的累积量最低,且主要集中在根部,只有少量富集在茎和叶片中。适宜重金属浓度对小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根部对重金属有良好吸收,种植小豆对改善土壤环境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扁蓿豆中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具有生物活性的挥发物,采用动态循环吸附法收集健康、机械损伤和虫害3种状态下扁蓿豆地上部分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物鉴定及相对含量分析,并选用含量较高的9种挥发物组分对草地螟进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测定。结果表明:在健康、机械损伤和虫害3种状态下,扁蓿豆释放的挥发物分别有41、43和38种,不同状态间其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扁蓿豆挥发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酸类、酯类、萜类、烷烃类、炔烃类和芳香烃类,其中醇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和芳香烃类的种类最多。草地螟对扁蓿豆9种挥发物有一定的EAG反应,反应强度表现为3-辛醇>4-乙基苯甲醛>3-辛酮>叶醇>芳樟醇>对异丙基苯甲醇>乙酸叶醇酯>对二乙酰基苯>3,4-二甲基苯乙酮,其中3-辛醇、4-乙基苯甲醛、3-辛酮和叶醇4种叶片挥发物可引起草地螟触角强烈的电生理反应,推测这些物质是对草地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吸附法(DHA)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收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黑豆(black soybean)和野大豆(Glycine soja)3种豆科植物气味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究了不同收集方法对豆科植物挥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