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8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藏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西藏藏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1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3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或肌肉注射;120日龄新城疫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免疫,与此同时,提出该病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藏鸡(T)、饲养在北京的藏鸡(TB)、矮小隐性白(D)、农大小型蛋鸡商品代种蛋(M)、寿光鸡(S)、藏鸡×矮小隐性白(TD)、藏鸡×寿光鸡(TS)7组种蛋在西藏林芝进行孵化研究,通过阶段死亡率、出雏率、失水率数据分析了影响高海拔地区胚胎发育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胚胎本身的高原生活力是鸡蛋高海拔孵化主要因素,其次是蛋壳传导力。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两种益生菌来制作干式发酵床,以不添加任何益生菌的发酵床饲养藏猪作为对照,对饲养5个月的藏猪计算结测重、平均日增重和检测垫料的温度、湿度并观察藏猪的行为、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种添加益生菌制作的干式发酵床饲养的藏猪结测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添加任何益生菌的发酵床饲养藏猪生长缓慢,患病率高;通过测定,添加益生菌的干式发酵床垫料核心温度在17~28℃、湿度不超过30%,能较好的发酵降解粪便,能够减轻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藏猪疾病发生,为高海拔地区饲养藏猪提供健康养殖技术和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岗巴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4.00±1.00)kg的20~30日龄岗巴羊9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Ⅰ组)、半舍饲组(Ⅱ组)和舍饲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Ⅱ组采取白天放牧傍晚补饲养殖模式,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1)试验的24周内,Ⅲ组和Ⅱ组试验羊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的3个阶段,试验Ⅲ组和Ⅱ组体尺增量均大于试验Ⅰ组,除前8周、24周试验Ⅲ组体长增量外,其他体尺增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A阶段(1~8周)、B阶段(9~16周)体重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17~24周)(P<0.05)。试验Ⅰ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Ⅰ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Ⅱ组A阶段体尺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半舍饲养殖可显著提高岗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半舍饲养殖在试验的3个阶段岗巴羊增重较为均衡|20~30日龄岗巴羊的骨骼系统发育很有规律性,总体前快后慢,体尺增量曲线出现捺笔画“”型曲线。 [关键词]养殖模式|岗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藏平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于2008年采集分离得到的本地野生平菇品种,经过菌种分离培养、品比试验、中试、区试和生产示范,定为适合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优良平菇品种,该品种与生产上普遍栽培的品种P802相比,其菌丝表现出强有力的活力,该品种是丛生菇,色灰白,大朵叠生,韧性好。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菌丝生长快等优点,在2008年小试的基础上,2009年通过本地平菇种植户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为扩大我区生产该品种,现将我课题组整合的藏平1号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ELISA和胶体金法在猪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胶体金检测技术和ELISA在猪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某县采集的92个疑似猪瘟样品进行免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猪瘟抗体和抗原,比较两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表明,猪瘟胶体金法抗原和抗体检测阳性符合率为100%,ELISA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5%以上。猪瘟的胶体金法抗原和抗体检测阳性符合率较高,同时该结果与ELISA的抗原和抗体检测阳性符合率高,说明使用猪瘟疫苗进行免疫在西藏林芝地区某县可以取得95%以上的免疫效果。这两种方法操作方便、快速,适合于临床快速检测和疫病普查中高通量样品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藏鸡为我国高原特有地方品种,为了保护其地方品种资源,开发高原特色产业,本研究采用MISA软件检测藏鸡全基因组序列中存在的微卫星位点,并找出其SSR开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共找到411 761个微卫星序列,含微卫星的序列共14 295条,微卫星平均每隔2 607.56 kb出现一个序列,其中1 055种重复基元模式在藏鸡DNA序列中被找到,所占比例份额最高的是(TA)n(47.49%),10~15 bp的是微卫星序列长度所在的主要区域。因此,藏鸡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利用为藏鸡品种的分子鉴定打下基础,可以加快藏鸡杂交选育进程,以便获得较好的开发前景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牛规模的扩大,商品牛、种牛频率调运,牛的流动性非常大,增加了感染传染病的概率,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2012年西藏林芝地区爆发了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块的顽固性牛巴氏杆菌病,使用磺胺类、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好,病死率仍较高。在紧急接种疫苗后才组织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