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部分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流行情况,在拉萨、林芝、昌都、日喀则和山南等5个市,采集305份藏猪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并用SPSS 21.0方法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区域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从305份藏猪血清中检测到81份抗体阳性,总抗体阳性率为26.6%(81/305);拉萨市和林芝市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2.8%(20/61),其次为昌都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市,阳性率分别为29.5%(18/61)、26.2%(16/61)、11.5%(7/61);山南市阳性率与其他4个市相比差异显著(P0.05),公猪和母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35/150)和29.7%(46/155),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西藏地区藏猪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鉴于当地存在食用生或半生猪肉和猪肝的习俗,建议加强宣传,倡导健康饮食,同时加强高发区疫病防治,降低人类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畜牧养殖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容易发生各种动物疫病。在西藏地区,牦牛作为一种常见的养殖畜禽,给当地牧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但牦牛常见的巴氏杆菌病给当地的牦牛养殖带来了很多困扰。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巴氏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有极高的死亡率,一旦爆发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给养殖带来严重损失,影响西藏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牛规模的扩大,商品牛、种牛频率调运,牛的流动性非常大,增加了感染传染病的概率,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2012年西藏林芝地区爆发了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块的顽固性牛巴氏杆菌病,使用磺胺类、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好,病死率仍较高。在紧急接种疫苗后才组织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4.
5.
对牦牛繁殖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喂养者适时调整对牦牛的管理,从而在对其进行饲养时保持科学性。我国不少学者也对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做出探究,从而为提高牦牛繁殖性能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为此本文对关于影响补给和母体泌乳,日常饲养等各方面对牦牛性能影响,以及提升牦牛繁殖性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探究科学性牦牛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西藏高寒草甸科学放牧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06-2012-08在西藏邦杰塘高寒草甸开展牦牛放牧控制试验,设置对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3个处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群落丰富度、均匀度、生物量、盖度、密度、高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和总盖度降低,均匀度指数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先增大后减小;高山嵩草和紫花针茅的盖度和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增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的体积质量和硬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0~1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10~20和20~30cm土层总孔隙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在0~10cm土层以适度放牧区最高,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以及pH均显著减小(P0.05),速效钾含量在0~10和10~20cm土壤中先增加后减少,速效磷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重度放牧是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围栏封育可作为高寒草地植被短期恢复的最佳方式。适度放牧有利于植被群落的增多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西藏地区六个县市牛羊血清517头份查出阳性111头份,显微凝集溶解抗体(MA抗体)包括以秋季热型、乌尔夫型、猪型为主共11个血清型。并从定日、拉萨分得秋季热型与蛮耗2型两株病原体,首次证实了本病在西藏畜间的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能感染多种动物甚至人的重要的病原菌。研究对西藏某地临床症状疑似出败病死亡的牛进行了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荚膜分型及耐药性分析,掌握西藏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死亡牛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及淋巴结,分离细菌并进行培养,研究其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理生化分析。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动物实验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从肺脏组织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牛源巴氏杆菌且分离菌株为A型巴氏杆菌,且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细菌具有致病作用且病例变化较明显,说明分离菌株为致病菌;该菌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不敏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和氯霉素中敏;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氧氟沙星等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子版块,近年来取得了不俗表现。西藏地区农牧业生产服务,目前面临科技水平相对低下,产出不高的现状。气象科技作为革新技术,目前已逐步服务西藏地区农牧业。本文主要介绍了气象科技的优势,目前的服务现状,及今后的服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西藏白绒山羊妊娠后期日粮适宜的能量和蛋白水平,本研究以24只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羊作为试验用羊,日粮营养水平参照NRC(2007)标准(ME:2. 77 Mcal/d; CP:160 g/d)的85%、95%、105%和115%设计,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Ⅳ组试验羊末期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Ⅲ组和Ⅳ组试验羊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 0. 05),Ⅳ组试验羊粗蛋白、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粗蛋白、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Ⅳ组和Ⅲ组试验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Ⅳ组试验羊血清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血清促黄体素和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 05),Ⅲ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 Ⅳ组和Ⅲ组试验羊初乳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 Ⅰ组和Ⅳ组试验羊均出现流产情况,Ⅱ组和Ⅲ组试验羊均无流产情况发生;产活羔数以Ⅲ组最高为13只,羔羊初生体重Ⅳ组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由此可得,妊娠后期西藏白绒山母羊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为DE:2728 kcal/kg; CP:12. 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