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鹌鹑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鸡、猪、牛、羊、兔、鱼等,在鹌鹑饲料中的应用报道尚不多见。我们用本所自产的HF复合酶制剂饲喂鹌鹑,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复合酶制剂 本试验所用HF复合酶制剂系我所利用生物工程原理,以麸皮、玉米皮、豆粕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基质,采用多菌共存、协同发酵、科学精制而获得的多酶系产品,其主要酶活力为:α-淀粉酶≥8000U/g干粉,糖化酶≥1500U/g干粉,酸性蛋白酶≥2000U/g干粉,纤维素酶≥500U/g干粉。12 供试鹌鹑的选择 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0~42日龄)选用同批孵化的鹌鹑1800…  相似文献   
2.
Vc三聚磷酸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Vc)是动物生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由干鱼虾等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Vc,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Vc是鱼虾饲料中必需添加的一种维生素,这已为养殖实践所证明。由于Vc易受到光、热、氧、湿度、金属元素的影响而被破坏,故在饲料加工和贮藏中效价明显下降,尤其是鱼及对虾颗粒饲料投入水中不久,Vc便会损失殆尽。为了满足鱼虾对Vc的需要,不得不在饵料中超量添加Vc,从而造成饲料成本升高,养殖效益下降。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使Vc稳定的办法,主要方法有:用乙基纤维包被、用脂肪包被或用脂肪密封和用磷酸酯化。国内外养殖…  相似文献   
3.
酶活性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作为衡量酶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酶活性的检测,至今国内尚无统一规定,因而使得酶活性的检测比较混乱。象所有化学分析一样,酶活性的检测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正确测定酶制剂的活性进而正确地判定酶制剂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酶活性单位的定义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任何一种酶都有催化一定底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能力。但是酶的催化活性测定只能通过测定酶催化反应速度来实现。酶催化反应速度受温度、pH、离子强度及使用的底物等许…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JH-1新型动物蛋白料代替进口鱼粉,饲养肉鸡试验。效果较好。JH-1料是以多种下脚料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多株菌种复合生物固态发酵方法加工而成的。产品营养成分和进口鱼粉相似,价格比进口鱼粉低1/3.其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进口鱼粉,还含有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类。使用方便、质量稳定。 JH-1新型动物蛋白料问世几年来,通过国内广大用户对15万只肉用仔鸡从小试、中试到生产推广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HF复合酶制剂在鹌鹑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因其可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蛋(肉)率,因而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大都是在猪、牛和肉鸡方面的应用,至今还未见在鹌鹑上的应用报道。我们用本所自产的HF复合酶制剂饲喂鹌鹑,取得了较好的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l试验材料和方法1.1本试验所用HF复合酶制剂系我所利用生物工程原理,以麸皮、稻糠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基质,采用多菌共存,协同发酵,科学精制而获得的多酶系产品,其主要酶活力为:α—淀粉酶≥8000单位/克,糖化酶≥120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依据,介绍了新型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替代物,高强稳化维生素C三聚磷酸酯的生产方法、质量指标、稳化特性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饲用微生物酶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1.1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酸又称淀粉1,4-糊精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年来,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很快,但饲用蛋白源特别是动物蛋白源日感缺乏,已成为饲料工业及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寻求新的动物蛋白源,我们于1987年以屠宰下脚料、生化制药废弃物和花粉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方法生产新型动物蛋白料,结果取得成功。已于1988年11月通过市级小试技术鉴定,接着进行了2000吨/年中试,1991年12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饲料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替代饲粮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秸秆量大价廉,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6亿吨左右,以含粗蛋白3.5%计,相当于2.5亿吨玉米或0.5亿吨豆饼。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只占25%,进一步大力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方法很多,如青贮、物理法(切碎、泡软、煮熟)、化学法(碱化、氨化、酸化或其它药剂处理)等,但以微生物法效果最佳。微生物法系利用专用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作用,解决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限制因素──纤维素含量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