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分离自病马抗凝血中的“x 原虫”、人工培养的“x 原虫”和“虫体”培养物三种裂解液分别接种5匹马、1匹骡。结果自然死亡4匹,迫杀2匹,其临床症状、血液学与病理学变化和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的变化基本相同。因此认为“x 原虫”是本病的条件病原,“x 原虫”裂解毒是本病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
3.
辽宁省发生的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很似国内外报道的马骡胃肠炎、马急性结肠炎、马属动物急性结肠炎、麦子开花马拉稀,以及国外多称为X结肠炎、结肠出血性水肿病、休克肠等。病名繁多的原因,可能出于各研究者所持病因见解不同。由于本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又主要侵害肠道,因此我们暂称本病为“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1973年从病马体内分离出一种单细胞小体(以下简称“沈农原虫”),经7年临床观察和药物诊疗试验提出“沈农原虫”可能是本病的条件病原。近五年来,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以下诸方面取得较大成果。 (1)流行病学方面:查明本病老疫区马骡100%带有“沈农原虫”,新疫区的马骡其带虫率  相似文献   
5.
本病的病理形态研究,国内、外不断有所报道,但缺乏系统详细的描述,此外,对某些病理变化,如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的解释、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的有无及对病因的论述等,见解有所不同。我们为了系统探索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和和上述一些问题,特做了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研究。除进行常规病理解剖学观察外,又增加了肠管纵切及脑、脊髓的检查,现将14例病马、骡病理形态学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