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1.
祁玥 《吉林农业》2011,(3):37-37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是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农村女性在参政方面一直处于被动。文章对影响农村女性政治参与主体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农村女性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入手,找出提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促进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海省李家峡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并且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李家峡水库在丰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最大;在枯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较大;在平水期,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并且该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江源隆宝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为周边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隆宝湖湿地由嵩草群落(Kobresia tibetica Maxim.community)、蔗草群落(Scirpus tricqueter L.community)和苔草群落((2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 community)3种群落组成,嵩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2属,以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为优势种;蔗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0属,以蔗草(Scirpus triqueter L.)为优势种;苔草植物群落隶属6科6属,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为优势种。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优势度依次降低,辛普森指数、香农-威纳指数依次升高;苔草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蔗草群落与嵩草群落(P0.05)。嵩草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蔗草群落和苔草群落;pH和土壤密度在3种不同群落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0.05),且3个群落的pH在0~10 cm、10~20 cm、20~30 cm内均依次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含量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逐渐降低;土壤全磷、有效磷亦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群落(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的土壤密度(g·cm~-3)分别在20~30 cm、0~10 cm、10~2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含水量(%)分别在在10~20 cm、10~30 cm、20~3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机质(g·kg~(-1))分别在0~10 cm、0~10 cm、10~20 a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氮(g·kg~(-1))分别在10~20 cm、10~20 cm、0~1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水解氮(g·kg~(-1))均在0~1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磷(mg·kg~(-1))分别在0~10 cm、0~10cm、10~2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效磷(mg·kg~(-1))均在20~30 cm土层最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湖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青海湖水质监测结果,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7个采样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氮和磷,青海湖总体评价结果为Ⅱ类,但有水质恶化为Ⅲ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据2012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应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对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1个采样点水环境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泽曲河优干宁桥、黑马河和151码头岸边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外,其余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各监测点总氮、铅和汞普遍超标,其中总氮和铅因平均污染负荷比最大而成为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渔业水域主要的水环境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青海湖流域植被及其动态变化、湿地现状、水污染情况、水位变化等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青海湖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为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青鼬(Martes flavigula)、荒漠猫(Felis biet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对丰富度最高的5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兽类和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均较为明显,2018年6月最多,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受冬眠和迁徙影响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部分地栖兽类和鸟类资源的最新现状,同时丰富了祁连山鸟兽调查数据,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红外相机在调查大中型兽类、地栖性鸟类以及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小型兽类和非地栖性鸟类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2016年至2018年的5月和6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额济纳旗的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多次调查。本项调查中共记录到繁殖期鸟类63种,隶属于18目30科,其中留鸟13种,夏候鸟42种,旅鸟8种。在繁殖鸟类中,古北界的鸟类有37种,占58.7%,鸟类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文中对该地区不同生境鸟类群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鸟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湖泊湿地生境以及农田居民点,荒漠生境鸟类数量最少。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群落丰富度均最高,荒漠生境均最低,即湿地生境是额济纳旗生物多样性存续的关键,而荒漠生境是生态恢复工程的重点区域。此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度最低,而绿洲和农田生境的相似度最高,即水资源相似的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高。本项调查为阿拉善地区鸟类和生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我国特有物种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和核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新疆7个地区所采集的96只叶城沙蜥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对6个微卫星位点和核基因BDNF的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利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707和平均核酸多样性为0.003 14,观察到的杂合度平均值和预期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65,总Fst值为0.175,发现试验研究所采集的叶城沙蜥群体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及种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综合分析说明采集的叶城沙蜥群群体间遗传交流水平低,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样本较少仍需对叶城沙蜥种群遗传特征进一步研究。补充和丰富了新疆部分地区叶城沙蜥的基础遗传数据,为后续合理利用及保护该地区内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