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解决牦牛出栏时间长、产业效益差等主要问题,本研究筛选了121头牦牛(3.0~3.5岁)在若尔盖县开展“放牧+圈养+补饲”三结合顺势养殖法育肥试验,育肥期180 d。结果表明,育肥牦牛全期平均日增重0.726kg,在气温良好、草原牧草丰盛的夏秋季,平均日增重可达0.909kg,即使在气温低下、草原牧草枯竭的冬季,平均日增重也能达到0.329kg,育肥效果良好。11头屠宰牦牛的平均胴体重达118.9kg,屠宰率为50.5%,净肉率为40.4%,眼肌面积为62.5cm2,屠宰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放牧牦牛。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分析"放牧+圈养+补饲"三结合顺势养殖模式下牦牛的肉质性状,探讨利用该模式育肥牦牛的可行性。共屠宰了11头麦洼牦牛公牛开展肉质研究,结果得出:牦牛宰后1 h、24 h、48 h的眼肌pH值分别为6.78、5.19、4.60,宰后1 h、12 h、24 h的肌肉色分别为7.00、6.70、6.30,宰后1 h、12 h、24 h的脂肪色分别为4.70、5.20、4.80,眼肌剪切力为4.429 kg/cm~2,熟肉率为65.54%,滴水损失为1.94%;营养成分中灰分含量为1.12%,蛋白质为20.74 g/100 g,脂肪为2.03%,氨基酸总量为18.4%,鲜味和甜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49.66%;对7种必需氨基酸进行评分,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酪氨酸、赖氨酸评分超过FAO/WHO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为81.07%,氨基酸构成理想。本试验表明"放牧+圈养+补饲"三结合顺势养殖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牦牛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4.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