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107个/ml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pusilus)孢囊孢子悬液颈静脉接种2月龄山羊,每只5ml,每日1次,连续3日,经88d观察3/4只山羊死亡。病羊临床表现精神沉郁,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后肢瘫痪,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成倍增加,全血GSH-PX活性降低,S-GOT、S-GPT和AKP活性升高,血清胆固醇值上升,但以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变化为全身扩散性毛霉菌病,其典型病变在肺脏,整个肺脏遍布灰白色圆形小结节。镜险肺结节中心为毛霉菌丝或碎片,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包绕。腿肌大部分肌束呈凝固性坏死,周围微血管内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2.
硒、维生素B1对雏鸡串珠镰刀菌素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串珠镰刀菌素76.98mg/kg的饲料饲喂10日龄雏鸡,引起中毒和70%的雏鸡死亡,全血GSH-Px,血浆GOT、GPT、AKP,丙酮酸,钾,钠均发生变化,加入0.2mg/kg亚硒酸钠,死亡率降为46.67%,细胞膜损害较轻。加入20mg/kg维生素B1,死亡率降为50%,心肌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果表明,补充硒和维生素B1可减轻串珠镰刀菌素对雏鸡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1978年于西安市第二奶牛场,解剖36例患出血性胃肠炎与胃溃疡的病例中,发现5例皱胃毛霉菌病的典型病灶。这些病例中还伴有念珠菌感染与曲霉菌毒素中毒。病牛主要呈现顽固性、黑色粘液性腹泻,10余天后死亡。也有表现分娩衰弱,急性坏死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坏死性乳房炎等变化。患皱胃毛霉菌病的乳牛,显示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即急性早期阶段,坏死病变以循环障碍为主;亚急性中期阶段,呈凝固性坏死与梗塞;慢性晚期阶段,病理变化与肉芽肿类似。乳牛毛霉菌病的病原为微小根毛霉、伞枝犁头霉和足样根霉。三种菌各以1~3千万个孢囊孢子耳静脉注射家兔,腹腔注射豚鼠。结果三种菌致家兔于1~4日内死亡,豚鼠于3~7日内死亡。作者认为,毛霉菌病的致病真菌在饲料及乳牛体严重侵染,是本病的直接病因,而过多饲喂精饲料造成瘤胃酸中毒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是该场乳牛皱胃毛霉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陕西眉县土岭马场突发性马流产,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粘膜及内脏出血,肝脏和肾脏变性坏死。真菌检验:该场各种饲草、饲料及畜体内外环境中黄曲霉出现率为100%,污染率为8.3~100%。黄曲霉毒素B_1测定:1.流产马驹胃肠内容物、马厩暴皿培养及混合饲料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菌株检出率为96.3%;2.混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为250ppb;3.流产马驹肝脏中黄曲霉毒素B_1残留量达60ppb。生物活性测定证实,自饲料与畜体分离的黄曲霉均具有较强烈的病原性与致死性。  相似文献   
5.
雏鸡串珠镰刀菌素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含有串珠镰刀菌素(76.98mg/kg饲料)的饲料饲喂10日龄雏鸡,可引起中毒和死亡,全血GSH-P_x活性、血浆Na ̄+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值下降,血浆GOT、GPT、AKP活性、丙酮酸、K ̄+值均升高,雏鸡生长发育迟缓。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肺淤血、脑水肿、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心脏严重受损,心肌以凝固性坏死为主,间质水肿,心肌超微结构以线粒体增生、肿胀、嵴断裂、减少,细胞核形态改变和肌丝数量减少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某农牧良种场的种猪群中,流行一种以多发性,化脓性关节炎和脓疱为主的传染病。成年锗发病率达80%。死亡率约占5.6%,仔猪发病率高达95%以上,死亡率为10—15%,怀孕病母猪死胎占5~10%。临床病愈猪及慢性病猪呈长期带菌状态,不仅给该场经济上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给育种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1979年3月份,经诊断病原系溶血性链球菌,现将本病检验诊断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一.在冰箱內进行補髓結合的原理在病毒学方面Pollard氏(1915)研究脊髓灰白質炎的補髓結合試驗,Smadel, Baird, Wall三氏(1939)作淋巴球性脈絡腦膜炎補髓結合試驗都是把溶菌系統置2°-4℃冰箱中過夜(約16—18小時)然後加溶血系统在水温箱內進行反應。一般認為抗原抗體結合需要一定的時间,尤其當機體內有少量反应素時在水温箱內進行的補體結合其滴度低於在0—4℃時所進行的補體結合,其主要原因是抗元抗體復合物是緩慢形成的,故對補體之吸附創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微小根毛霉(A组)、足样根霉(B组)、伞枝犁头霉(C组),均以1千万个孢囊孢子/ml的稀释度,兔每只(静脉)2ml,3 ̄7d后,3组兔共12只全部死亡;B组豚鼠每只(腹腔)4ml,4 ̄8d后3只豚鼠全部死亡;小白鼠每只(腹腔)1ml,3 ̄7d后,3组小白鼠14/16死亡,仅C组小白鼠存活2只,可见3种菌均属毒力甚强的条件致病菌,实验动物中以家兔最敏感,豚鼠和小白鼠次之。实验动物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  相似文献   
9.
串珠镰刀菌素对雏鸡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性研究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对1日龄公雏鸡的灌服LD50为4.29mg/kg。心电图分析发现,毒素能引心房颤动,心律不齐,心肌损伤和高血钾。用 串珠镰刀菌素153.96mg/kg的日粮喂雏鸡,可引起100%死亡;用含毒素25.66mg/kg的日粮喂雏鸡。  相似文献   
10.
应用紫阳县硒中毒地块玉米对山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复制出了慢性硒中毒的动物模型。试验组(日粮含硒11.0304ppm)于饲喂后第60d出现中毒症状,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被毛易脱落,皮肤有痒感,异嗜,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于第76-98d死亡。病理变化:心肌变性、充血、水肿、局灶坏死与纤维化、肺淤血、水肿、出血、肝变性、局灶性坏死,脾白髓与淋巴结小结萎缩,中毒性肾病与肾小球肾炎、脑充血、水肿、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