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本文就近几年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泛用于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液压片检验法,看到刺状红细胞、狼牙棒状红细胞和血浆中游动物,经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放大2万倍后,进行活血分析,结果认定,所谓附着于红细胞上的附红细胞体及刺状红细胞等变化,是红细胞膜发生畸形或改变,它是因血液生化异常,机体代谢障碍或紊乱,造成了红细胞形态改变,而不是因附红细胞体附着所致。血浆中游动物,系血小板及乳糜微粒等颗粒。由于广泛使用了这种不适于做为诊断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血液压片检验方法,从而得出了猪和多种畜禽以及人,大量被附红细胞体严重感染的错误结论。如用血片染色认定附红细胞体,必须要制作出高质量的鲜血染片,并应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认定。根据调查研究分析,还认为近几年严重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不符合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规律。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必须慎重对待。应使用严谨可靠的诊断方法,查清当前人畜感染本病和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各地在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预防接种,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在高密度免疫接种情况下,免疫猪发生猪瘟病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对引起猪瘟兔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概述如下。1 疫苗方面的问题1.1 疫苗本身质量差 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疫苗绝大多数质量都是合格的。但近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厂家生产的猪瘟冻干苗有失真空现象,基层兽医人员由于对此缺乏认识,临用前对疫苗不进行的物理检查不管失真空与否,一律视为合格疫苗使用,必然会导致免疫失败。1.2 疫苗保存温…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 1月 ,许昌市某猪场从郑州市购进一批 40~ 60日龄的仔猪 ,进场后不久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初诊为仔猪副伤寒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后 ,得以控制 ,以后又复发。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和猪接种试验 ,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 ,通过采取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控制了疫情。病程历时 1个多月 ,相继发病 1 1 7头 ,前后死亡仔猪49头 ,死亡率为 41 .9%。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批仔猪共购进 1 5 6头 ,于 1 999年 1 1月 8日从郑州运到猪场后第 3天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发病第 5~ 7天出现死亡高峰 ,第2 0~ 2 5天又出现第 …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常常引起人和动物的发病。近几年来,雏鸡爆发此病增多,由于诊断用药失误,往往造成严重损失。现将我们对某种鸡场一批种雏鸡发生此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某父母代肉种鸡场,引进父母代雏鸡3 560套,除出壳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外,在4周龄内,曾分别用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鸡痘等疫苗进行接种。接种后均无明显全身反应,刺种鸡痘处依红肿、结痂、脱落正常顺序变化。 第26日龄时,部分雏鸡突然食欲减少至废绝,羽毛蓬乱,并发生少量死亡,且病情迅速加重。立即用2.5%乳酸…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生猪养殖中,除动物疫病对生猪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外,热应激对生猪生产造成危害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热应激是指动物受到超过其本身体温调节能力范围的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不仅影响生猪的行为和生产性能,而且对生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雏鸡的常见细菌病之一.我们遇到本病暴发于仅2日龄的大群雏鸡,且全群呈危重状态,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救治了大部分雏鸡,并查明了病因,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供港生猪的口蹄疫防护程根生(许昌市动物检疫站461000)王保聚(河南省动物检疫站)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往来中,畜禽产品的限制是很严格的,而疫病又是限制的主要方面。口蹄疫是一种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又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直接影响到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兽医临床用药时,为获得更好的疗效,或由于病情复杂,常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使用,但有时因配合不当,而致不能符合于医疗要求,它可能出现减弱疗效或增加毒性的变化,这些配伍变化均称为配伍禁忌,在临床用药时应最大限度地防止、消除或减轻合并用药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发  相似文献   
9.
三、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注射液的混合注射是一种最常用的配伍,它常可得到争取时间,提高疗效的目的,但必须是在无药理学或药剂学变化的前提下才可应用.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常较明显,有的在短时内或配合后数小时发生,它出现变色、析出沉淀及潜在变化等,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现状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忡传染病,它可使汁多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及实验动物发病;目前已有44种动物感染发生的报道。它临床表现以发热、奇痒(猪很少发生),脑脊髓炎及生产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于欧美一些国家,近半个世纪,尤其近20年来,存我国也迅速传播蔓延,致使本病成为一种遍及全球,广泛流行的疫病。目前本病丰要危害猪,给养猪生产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国外一些专家认为^[1],伪狂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低于口蹄疫和绪瘟,全世界因该病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几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