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复合菌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断奶前基础饲粮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断奶后由精料、羊草和全株青贮玉米组成)、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2×1010CFU/d。试验期共52周,每4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一次。结果表明,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B组日增重和末体长显著高于A组,末体重有高于A组的趋势;但添加益生菌对后备牛的体高和胸围没有显著性影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后备牛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体外法评定酸度调控剂,并将筛选出的酸应用在犊牛代乳粉中,以动物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验证体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体外评价试验采用1%酸溶液pH值及其缓冲性能、降低代乳粉pH值至5.0所需体积、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体外抑菌率5个指标评价甲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乳酸、盐酸的作用;动物饲养试验分两期进行,试验一设A1、A2、A3组,后两组分别以盐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5和5.0;试验二设B1、B2组,B2组以甲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0。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各试验期均为56d,测定犊牛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1%酸溶液的pH值以盐酸最低;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则以乙酸最高;将代乳粉乳液pH值从6.3调整至5.0时,甲酸溶液用量最低;而体外大肠杆菌抑菌率则以盐酸和甲酸效率最高。动物饲养试验表明,与A1组相比,A2、A3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2%、12.1%,A2组的腹泻率降低了29.7%,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在第14~28d显著高于B1组(P0.05),全期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9%,腹泻率降低了37.5%。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盐酸或甲酸,可改善犊牛生长情况;本研究所采用的体外评价酸度调控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 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 4组,每组公母各 1/2,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基础饲粮 +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 +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 1∶1)、基础饲粮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 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 2×1010CFU/d。试验期共 8周,分 0~2周龄、2~4周龄、4~6周龄和 6~8周龄 4期。每 2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采血 1次,每天记录采食量和粪便评分情况。试验 0~8周龄,B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 A组(P<0.05),试验各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 8周龄时,B组和 D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 A组(P<0.05);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犊牛粪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不受本试验处理因素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提高了犊牛 0~8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提高了犊牛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益生菌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1/2,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2×1010 CFU/d.试验期共8周,分0~2周龄、2~4周龄、4~6周龄和6~8周龄4期.每2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采血1次,每天记录采食量和粪便评分情况.试验0~8周龄,B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龄时,B组和D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犊牛粪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不受本试验处理因素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提高了犊牛0~8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提高了犊牛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益生菌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的饲喂方式对0~2月龄犊牛的体重和采食行为、非营养性吸吮行为及其他行为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12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单笼饲养。分别用奶桶和奶瓶按体重的11%饲喂代乳粉乳液,在试验的第0周、2周、4周、6周、8周时晨饲前称重,第1周、3周、5周、7周的第3天、4天、5天、6天选取其中的一天,记录犊牛的行为参数。结果表明,两组犊牛的体重没有显著差异(P=0.8619);犊牛的摄乳时间随周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但奶瓶组摄乳时间显著高于奶桶组(P〈0.0001):奶瓶组比奶桶组的犊牛出现更多次数的顶乳行为(P=0.0003);奶瓶组犊牛吸吮乳头比奶桶组犊牛吸吮空桶的时间长,全期差异不显著(P=0.1160),但在第5周龄时,差异显著(P=0.0054),犊牛出现的非营养性吸吮行为(吸吮桶边缘或奶瓶、吸吮栏杆)是以奶桶组持续的时间较长,两组犊牛在其他的状态性行为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中,代乳粉的饲喂方式对犊牛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但对犊牛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1月龄之前,故建议在1月龄之前的犊牛用奶瓶饲喂,可以减少犊牛出现异常行为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新生荷斯坦犊牛进行8周饲养试验,按照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种不同赖、蛋、苏氨酸水平的代乳品(A、B、C组)。结果表明:(1)代乳品中高赖、蛋、苏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犊牛饲料转化率(P<0.05),但对全期代乳粉、开食料、羊草的总采食量以及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处理组犊牛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为C组最高,A组最低(P<0.05),且白蛋白含量随着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P=0.0747)。(3)除白蛋白外,本试验中其他各项血清代谢指标均不受日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影响(P>0.05),但受周龄的影响显著。结果提示:高氨基酸含量组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瘤胃微生物区系是一个组成和功能极其复杂的体系,微生物的多样性决定着动物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本文就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和瘤胃微生物分类定量的技术手段以及益生菌对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