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试验以实测浓度20ppm的苯酚气对原种蚕苏五和苏六进行人工静态熏气.采用幼虫存活率和蚕死亡所需的熏气次数作为桑蚕对大气苯酚抗性强弱的指际,初步结果:(1)不同品系的原种蚕对苯酚气的抗性能力存在差异.本试验中日系原种蚕苏六比中系苏五强.(2)同一品系原种蚕的不同龄期对大气苯酚的抗性程度是不同的,按强弱顺序排列为5龄>4龄>3龄>2龄>1龄.  相似文献   
2.
荧光技术在蚕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蚕茧荧光显色技术,把苏5、苏6母种蚕茧中黄白荧光色茧连续四代三次选育,后代黄白荧光色蚕茧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蚕茧解舒率较选育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新品种育成,标志一个新的优良组合的诞生,要使其优良性状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通过新品种实用化推广来实现。有的新品种在实验室、省级农村鉴定、全国鉴定中表现俱佳,不失为优良蚕品种,可是在推广伊始,就在蚕农的埋怨声中不得不退下阵来。究其原因,就在于推广初期母种繁育缺乏科学性,一味追求速度,忽视了母种繁育的匀、健并重性,不采用一粒茧称量法选种,A、B、C系齐上,导致后代群体性状参差,毁了新品种的名声。通过几年来的母种繁育,深深感到新品种进入实用化阶段的母种繁育必须实实在在采用科学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现行多丝量蚕品种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春茧(本省镇江等4个蚕品种试验场提供)为材料,进行茧丝性状测试试验,结果发现9年来该品种的茧丝长等7项茧丝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测定均值下降量:茧丝长174m、解舒率13.96%、解舒丝长320m、茧丝纤度0.33D、粒茧丝量0.102G、洁净6.44分、清洁1分;出丝率变化不明显。其中以解舒丝长、洁净两项性状的下降对茧丝质影响最大。试验分析认为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存在着茧丝性状退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严格消毒防病的基础上,做到桑叶全龄叶面消毒,可以杜绝微粒子病发生或把毒率控制到最低限度。在具体操作中,1~4龄的叶面消毒容易做到,5龄期因为桑叶进仓量大感到困难,如果放弃处理,又难免出现风险。我们在2001年中秋进行了试验,在试验时结合不同桑品种叶质进行对照,了解5龄期叶面消毒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桑品种叶质对饲养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饲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蚕品种“荧苏×荧晓”原蚕5龄经过,幼虫期及蛹期发育进度相当,克蚁头数,虫蛹统一生命率也比较一致,荧苏、荧晓可以同时出库催青,收蚁比例可以确定为100:100。茧质成绩中系品种荧苏比日系品种荧晓优良,前者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后者提高7.36%,12.34%,4.61%。杂交种解舒率(69.8%)比对照种“菁松×皓月”(17.86%)低2.06个百分点,强力(3.79gf/D)比对照种“菁松×皓月”(4.01gf/D)低0.22,其它经济性状,如张产量、上车率、茧丝长、纤度、纤度均方差、净度、清洁、伸长率、抱合都比对照种优良。特别是新品种净度高、纤度均方差小,符合缫制高位生丝的条件。试繁结果显示新蚕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具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