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病毒性败血症,具有传染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养兔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市近一年中因本病而死亡长毛兔6000余只。我站为控制和消灭本病,在近一年半时间内,全面试用组织灭活苗及高免血清,为平时预防和疫时紧急防治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防治技术,现简解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异种动物作材料,制备出抗“兔瘟”血清50000余ml,用于疫区紧急预防1694只,保护率达89.31%;用于疫区治疗病兔1404只,治愈率达87.1%。在疫区内作紧急预防接种,24小时后,即可基本控制疫情,预防有效时间可持续7~14天。“兔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仅可用灭能疫苗进行预防。我们用异种动物作材料,开展抗“兔瘟”血清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的试验,经过二年多的实验,获得了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让贤乡某毛皮药用动物饲养专业户,饲养麝鼠146只,毛丝鼠27只,艾虎16只,水貂16只。西德长毛兔40只,以及全蝎、地鳖虫、食用蜗牛等。几年来,生长发育和繁殖都很正常。但是,在1983年10月20日至12月1日的40余天中,先后有133只麝鼠、6只毛丝鼠和3只艾虎发病死亡。经综合诊断确定为巴氏杆菌病。一、发病经过1983年10月20日晨,突然发现1只麝鼠死在笼内,死鼠肛门外翻并常有血迹,笼底有一堆血粪。当时认为是饲料中毒,对可疑麝鼠投服阿托品片,结果仍继续发病死亡,同时还波及到毛丝鼠和艾虎。11月初,要求我站出诊,根据鼠粪严重带血,误为出血性疾患,用维生素K_3及畜用土霉素治疗无效,继续发生死亡。11月下旬,对病死的麝鼠、毛丝鼠和艾虎进行剖检及微生物学诊断,方确认为巴氏杆菌病。立即改用青、链霉素治疗,并以土霉素拌料预防,至12月2日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我县为探索已被选用的鸡新城疫疫苗、禽出败菌苗及禽出败猪体免疫血清等制剂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近二年来,在省农科院和农大的指导下,进行了现场应用调查和免疫测试工作,现将结果和体会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败血症,俗称兔瘟。传染极快,死亡率很高,是养兔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站为控制和消灭本病为目的,全面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免疫防治措施,现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633”活菌饲料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尤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使用浓度小于0.5ppm。为了证实“633”活菌饲料对鸡白痢及肠炎的防治和增重作用,先后对1.5万余羽鸡作了试验,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冬春寒冷潮湿季节广为流行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肠道传染病,造成仔猪死亡和肥猪的脱水掉膘,经济损失非常严重。为了控制和消灭本病,1990年开始,宁波市科委立项进行PED综合防制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病原学诊断 PE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及猪轮状病毒性腹泻(PRV)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等无明显差异。为了有针对性实施综合防制技术,1989年~1993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长春兽医大学、  相似文献   
8.
从余姚病鸭肝悬液中分离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经鉴定为血清 I 型毒株.用试制免疫蛋黄紧急防治雏鸭200余万只,防治效果良好;据重点对468 047只的验证,保护率为92.5%.经强化免疫接种的2500只种鸭所孵出的苗鸭25万只,未发病的241 750只,占96.7%;发病的8250只,占3.3%.试制牛体抗鸭病毒性肝炎免疫血清,紧急防治雏鸭5197只,保护5104只,保护率占98.2%.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市郊禽霍乱较为流行,死亡率高,对养鸭专业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曾先后用过冻干弱毒苗、氢氧化铝灭活苗,效果都不理想。1987年我们先后两次引用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研制的1010禽霍乱活菌苗,按规定的饮水免疫方法给三万余只产蛋鸭口服免疫。免疫后五个月间对30户33  相似文献   
10.
“633”活菌饲料防治鸡白痢、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