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维生素是预混料的核心营养素,其稳定性直接影响预混料品质和畜牧养殖效益。本文综述了预混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预混料贮存条件、矿物元素和载体等方面,以期为优化预混料保存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固态发酵技术改善香蕉茎叶粉养分组成的工艺参数及鹅对其养分的利用率。选择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逐步探究5个因素(单菌种发酵、硫酸铵添加量、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接种比例、混合菌液接种量)对发酵后香蕉茎叶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发酵温度、底物水分和发酵时间的组合。结果显示: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单独发酵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发酵后香蕉茎叶粉的粗蛋白质含量(P0.05或P0.01)。添加硫酸铵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发酵后香蕉茎叶粉的真蛋白质含量(P0.05或P0.01),其中添加2%硫酸铵组的真蛋白质含量最高。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接种比例为2∶1的处理发酵后香蕉茎叶粉的蛋白质净增加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比例为1∶1、1∶3和3∶2的处理(P0.05或P0.01)。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4%的接种量、接种比例为2∶1(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2%的硫酸铵添加量,在基质水分为50%,30℃的环境下发酵4 d效果最佳。经过该工艺发酵后的香蕉茎叶粉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3.82%,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除赖氨酸和精氨酸外其余的15种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马冈鹅的代谢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后香蕉茎叶粉中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了52.66%,极显著高于发酵前(P0.01);此外,代谢能和能量利用率也都略有提高(P0.05)。由此可见,经过该发酵工艺发酵后的香蕉茎叶粉营养价值不仅得到了改善,也促进了鹅对其养分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3.
水禽主要是指鸭、鹅、鸿雁、灰雁等以水面为生活环境的禽类动物,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鸭、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肉类消费大幅度提高,而水禽容易饲养,生产性能好,肉制品符合人类需要,所以水禽类制品的消费也不断增加。水禽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水禽养殖逐步从农户自繁自养的传统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4.
肠道不仅仅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的一道防御屏障。肠道黏膜屏障包括黏膜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不论是哪一种肠道黏膜屏障受到损伤,都会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伤害,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道黏膜屏障机能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肠道黏膜屏障及治疗由其损伤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持续黑暗下给予樱桃谷肉鸭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中c-fos基因及相关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及血浆和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44只健康且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饲养至21日龄,22日龄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持续黑暗7 d,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采用10 Lx和80 Lx的LED白光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立即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鸭,检测下丘脑、间脑、垂体和中脑c-fos和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量,检测血浆和肝脏褪黑激素含量。【结果】10 Lx组的下丘脑和中脑c-fos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光照组(P<0.05),间脑中c-fos的表达量显著低于80 Lx光照组(P<0.05),两组垂体组织中c-fos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下丘脑生物钟基因Bmal1Bmal2ClockPer2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Cry1表达量也有提高的趋势。10 Lx组间脑Bmal1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Bmal2ClockPer2Cry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10 Lx组中脑ClockPer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80 Lx组(P<0.05),两组Bmal1Bmal2Cry1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强度的瞬时光照对垂体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80 Lx组相比,10 Lx组肉鸭血浆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褪黑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持续黑暗下,短暂高光强刺激可抑制下丘脑和中脑c-fos的表达,而提高间脑c-fos基因的表达,同时减弱了肉鸭下丘脑和间脑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振幅。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对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4胎次、体重相近的待产前1周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4%发酵中药的试验饲粮。从产前7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平均断奶重、断奶仔猪数和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中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P <0.05);显著提高初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孕酮(Prog)的含量(P<0.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测定不同产地构树叶粉和构树枝叶粉的营养成分及其鹅代谢能。试验采集了6种构树叶粉样品和3种构树枝叶粉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8周龄成年雄性马冈鹅48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采用代谢试验测定6种构树叶粉样品和3种构树枝叶粉样品的鹅代谢能。结果表明:1)6种构树叶粉样品总能平均值为17.07 MJ/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49%、2.19%、17.81%、13.89%、3.12%、0.54%;除总能和粗灰分含量之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10%。3种构树枝叶粉总能平均值为18.35 MJ/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99%、1.44%、13.77%、25.12%、1.58%、0.37%;粗脂肪、磷、粗纤维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2)不同产地构树枝叶粉单宁、总黄酮、水溶性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9.03μg/g、578.88μg/g、4.65%,总黄酮、水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20%。湖北构树枝叶粉样品水溶性糖含量最高,安徽构树枝叶粉样品总黄酮含量最高。3)鹅对6种构树叶粉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9.72和10.23 M J/kg。鹅对3种构树枝叶粉的AM E和TM E平均值分别为6.87和7.35 M J/kg。综上,构树枝叶粉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较好的粗饲料原料,但鹅对其能量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鸡、鸭、鹅对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评价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鸡、鸭、鹅对其的仿生消化总能(SDGE)和代谢能(ME),分别利用仿生消化法和生物学法(排空强饲法)测定。结果表明:1)白酒糟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分别为85.63%、18.43%、1.49%和0.21%,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中的89.15%、24.75%、2.37%和0.38%(P0.05);白酒糟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4%和24.15%,均显著高于发酵白酒糟中的3.61%和15.50%(P0.05)。2)鸡、鸭、鹅对白酒糟的SDGE分别为11.15、11.54和10.02 MJ/kg,均显著低于发酵白酒糟的11.86、12.23和10.78 MJ/kg(P0.05)。3)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0.42 MJ/kg,真代谢能(TME)为11.2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55.01%,均显著高于杏花公鸡(AME为8.13 MJ/kg,TME为9.39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4.79%)和四川白鹅(AME为8.20 MJ/kg,TME为9.16 MJ/kg,能量表观利用率为43.91%)(P0.05);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AME、TME、能量表观利用率和能量真利用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发酵白酒糟中的粗蛋白质、总磷含量高于白酒糟,粗纤维含量低于白酒糟;鸡、鸭、鹅对发酵白酒糟的SDGE均高于白酒糟;樱桃谷肉鸭对白酒糟的ME高于杏花公鸡、四川白鹅;而杏花公鸡、樱桃谷肉鸭、四川白鹅对发酵白酒糟的ME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利用酸、碱、氧化剂等8种化学试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每处理设置3个浓度,每个浓度3个重复,以粗纤维的变化确定最佳试剂及浓度;然后加入碳源、氮源,进行平菇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混合菌发酵,通过测定粗蛋白质、粗纤维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化学试剂预处理后的秸秆,粗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3%硫酸组效果最佳,较未处理组降低10.27%。(2)发酵处理后,3%硫酸、7%石灰水、15%氨水预处理组的秸秆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效果显著优于未预处理组,结合生产实践,石灰水预处理方法更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Cpf1是2类V型CRISPR-Cas系统的单个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具有切割DNA的核酸酶活性。该系统由Cpf1核酸酶和CRISPR RNA(crRNA)组成,对于如何提高CRISPR/Cpf1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主要集中在增强crRNA的稳定性、设计对PAM要求更简单的Cpf1变体或者鉴定新型Cpf1核酸内切酶。然而,其是否适用于构建双切刻系统还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3种AsCpf1突变体以及成对的crRNA,进行瞬时转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评估AsCpf1双切刻系统的编辑效率;同时探究人工改造的crRNA能否提高AsCpf1双切刻系统的编辑效率;以及设计6对具有拓展PAMs序列的crRNA靶向位点,评估HkCpf1双切刻系统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编辑效率。结果显示:3种AsCpf1突变体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报告基因的相对活性,并具有切割DNA单链的能力。在AsCpf1 crRNA发生突变和延伸后,它们仍然具有引导AsCpf1双切刻系统切割DNA单链的能力。HkCpf1不仅可以用做构建双切刻系统还具有较高的切割活性,并且可以识别5’-YTN和5’-TYYN PAMs序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