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养蜂以来 ,我多次结合有关资料介绍的方法 ,进行人工育王 ,得出以下结论。1 王台内剩余的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不一定就大 ,也不一定就优。 1 998年春、秋两季用同一高产王育王 ,得出相反的两种结果 ,早春育王后王台内剩余的王浆较少 (但也够吃 ) ,育出的蜂王个体大 ,在以后的生产中表现也好。而 7月中旬 ,群势强壮后育王 ,王台内剩余大量的白色王浆 ,王台也非常大 ,但蜂王出房后个体小得都让人难以置信。2 移虫次数多少 ,对于育王的接受率有关系 ,即复式移虫可以提高接受率 ,但与蜂王的质量和个体大小没有关系。近几年以来我都是采用单式…  相似文献   
2.
3.
耿玉兴 《中国蜂业》2004,55(2):12-12
从不少资料上看到,寒冷地区养黑色蜂种较好.理由是黑色蜂耐寒,节省饲料,能较好的利用零散蜜源等;黑色蜂也有它的不足,如产浆太少,易分蜂,不能维持大群等.  相似文献   
4.
耿玉兴 《中国蜂业》2002,53(6):25-25
当前幼虫病的防治多采用抗生素控制。近年来蜂蜜出口受到抵制的原因大多数是抗生素超标。我的蜂群在去年发生美幼病 ,来势之快从发现到全群毁灭只用了 70天左右。当时想既然发病 ,就应该紧脾 ,结果是 ,病虫被工蜂清除 ,蜂王又重复在有病菌的巢房里产卵 ,恶性循环。最后的花子由子多空房少到子少空房多 ,直到全部死亡。虽然在糖浆中加入大量的青霉素也无济于事。直到椴树蜜生产期病情才得到控制。今年春天在第 2代子时 ,全场又有一半左右的蜂群发病。我采用的方法是 :用框式隔王板将蜂王控制在一张用青霉素水 (160万单位粉针剂加水 1 5公斤 )…  相似文献   
5.
耿玉兴 《中国蜂业》2002,53(2):37-38
自养蜂以来,多次结合有关资料介绍的方法进行人工育王,得出以下结论。 1、王台内剩余的王浆多,育出的蜂王不一定就大,也不一定就优。1998年春、秋两季用同一高产王的幼虫育王,育出两样蜂王;早春育王后王台内剩余的王浆……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在养蜂实践中研究了几种小蜂具,在生产中挺适用的,现把这些小蜂具介绍给蜂友。一、单面双王控产器把隔王栅截短,四周镶木条,在木条的外围用剪有锯齿形的薄铁皮条钉牢,其尺寸略小于巢脾,使用时扣王于巢脾上,巢脾的两面各扣一王(必须是已组织好的双王群)...  相似文献   
7.
本刊 2 0 0 1年第 4期 1 8页发表孟凡拯先生的《王台内王浆多育出蜂王个体大》一文后 ,在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有赞成的 ,也有提出不同意见的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大家都对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在争辩中弄清这个问题 ,本刊将适时编发各位读者的来稿。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蜂群越冬期在140天左右,而在室内或在地窖内约120天。蜂群在室(窖)内期间不在箱内排泄,所以如何让蜜蜂既能存活又要吃的最少,这是越冬的关键。使蜜蜂吃的少、活动量少的条件就取决于蜂群临界温度。在谈临界温度前,要先谈越冬时蜂团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变化条件。根据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记载,越冬蜂团的中心温度在6~21℃之间,蜂团表面温度在6~7℃最为合适。而  相似文献   
9.
耿玉兴 《中国蜂业》2001,52(4):16-16
我于 1 999年 5月末从江苏×××蜂场求购两只浆王 ,在阿城市山区和平原区小转地饲养 ,到 2 0 0 1年5月末饲养了两年时间 ,有以下体会。浆蜂春繁开始较黑蜂慢 ,但是到外界气温升高 ,并有少量蜜粉时 ,其繁殖速度超过黑蜂 ,到了生产期 ,群势大大强于黑蜂。夏季耐热。在高温季节 ,其它群蜂离子现象严重 ,而浆蜂护子脾非常好。这样就使得幼虫得到良好和及时的饲喂。秋季繁殖越冬蜂好于黑蜂。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 ,过冬时达到 8脾以上的群势 ,可以外调部分蜂补助小群。饲养浆蜂 ,最担心的就是过冬。通过两年的饲养发现 ,只要是强群过冬 ,不会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