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用120头(杜×大白×长)三元杂交生长猪(体质量约20 kg),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圈),每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硫酸盐(含铁和锌为120 mg/kg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和有机铁锌(含铁和锌40和80 mg/kg的甘氨酸亚铁和羟基蛋氨酸锌)的5种处理饲粮.结果表明:与添加无机铁和锌相比,日粮中添加甘氨酸亚铁和羟基蛋氨酸锌对生长猪的日增质量和料肉比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随着羟基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料肉比降低的程度加大;随着甘氨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加,猪的皮肤毛色评分也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对鲫鱼生长性能、骨锌含量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在水产饲料中合理选择锌源提供科学的参考。试验选用初均重为(3.33±0.22)g/尾的芙蓉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尾。以常规蛋白源设计基础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93.03 mg/kg Zn),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 Zn水平的不同锌源,即分别为一水硫酸锌(硫酸锌组)、碱式氯化锌(碱式氯化锌组)。以天然水库水为水源,在室内桶中饲喂72 d。结果显示:①不同处理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以碱式氯化锌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硫酸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铒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硫酸锌组对比,碱式氯化锌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有升高趋势,分别高于硫酸锌组5.38%、3.19%和4.2%(P>0.05)。②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173.02%(P<0.05),5'-核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59.41%(P<0.05)。③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脊椎骨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比硫酸锌组高8.64%,比对照组提高了15.66%。以上结果说明,碱式氯化锌是一种比硫酸锌生物效价更高的营养性锌源,更有利于提高鲫鱼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配比有机复合微量元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皮毛外观的影响,选用108头健康(杜×长×大)且断奶1周后的仔猪(日龄35 d,体质量约9~10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共18个栏,每栏6头猪,公母各半.3个处理分别饲喂无机微量元素(对照组)、复合有机微矿Ⅰ和复合有机微矿Ⅱ的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试验组复合有机微矿Ⅰ组和复合有机微矿Ⅱ组仔猪日增质量均有增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9%和1.55%,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仔猪的料肉比有所降低,都比对照组降低了2.48%,但差异不明显;在外观评分方面,复合有机微矿Ⅰ组和复合有机微矿Ⅱ组均比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探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形态的微量元素对其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为全无机、全有机、有机和无机各半3个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生长前期(1~21日龄),全有机组生产性能优于全无机组(P>0.05),从后期和全期来看,全有机组生产性能优于无机组(P>0.05);有机组腹脂率和腹脂厚度分别比无机组降低7.55%和11.64% (P>0.05).与无机组相比,有机组腿肌率显著提高22.07% (P<0.05);有机组有提高胫骨长度和宽度的趋势(P>0.05),有机组有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并有降低血清尿素氮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清酶活和尿素氮方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为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户外散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生长速度在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较高,而后期低于平养肉鸡,全期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笼养和平养肉鸡相比,散养肉鸡胫骨长度、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屠宰率略高(P>0.05).以平养方式饲养的肉鸡胸肌率最高,为34.19% (P<0.01).散养模式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铜源对生长肥育猪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部分.试验1:选择60头约27 kg(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试验2:选择48头约47 kg(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2个试验的4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铜(铜,200 mg/kg,对照组)、碱式氯化铜(铜,150 mg/kg)、甘氨酸铜(铜,100 mg/kg)和羟基蛋氨酸铜(铜,100 mg/kg)的日粮,试验持续28 d.试验1结果表明:在生长猪肥育猪前期,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都能提高生长猪前期的日增质量.其中,羟基蛋氨酸铜显著提高该阶段生长肥育猪的日增质量.与对照组相比,碱式氯化铜、甘氨酸铜及羟基蛋氨酸铜都显著改善生长肥育猪前期的皮肤外观.试验2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后期,与对照组相比,碱式氯化铜、甘氨酸铜及羟基蛋氨酸铜对生长猪后期的生长性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锌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有300多种酶含有锌或与锌有关,锌还参与DNA、RNA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作用.缺锌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蛋白质合成受损,影响动物生长和正常生理功能.不同锌源对锌的吸收利用率和动物使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如无机形式锌易受胃肠环境、日粮组成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以低剂量的有机锌替代高剂量无机锌对动物生长和生理功能及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奶牛养殖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仍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种类变化不明显,细菌混合感染较以往有上升趋势,但是在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及奶牛群还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同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挤奶规范程度、季节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从综合性防治、病原学、临床治疗的角度,探讨了根治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提出了重视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从根本上讲,预防才是消除乳房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本次调查期间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新型饲料添加剂碱式氯化铜不溶于水,易溶于酸性溶液或中性盐;在瘤胃内铜释放缓慢,更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生长和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利用。以生长牛的血浆铜含量、血浆铜蓝蛋白含量等为评价指标时,碱式氯化铜比硫酸铜具有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价(RBV),并与氨基酸铜的使用效果一致。在水产饵料中碱式氯化铜具有比硫酸铜更大的优势,是反刍动物饲料和水产饵料的理想新型铜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