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673篇
农学   391篇
基础科学   618篇
  303篇
综合类   2636篇
农作物   474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1550篇
园艺   453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2.
作为茶叶智能化生产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嫩芽识别定位、茶叶病虫害检测、茶叶品种识别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嫩芽分割受光照影响较大、难以分割含与嫩芽颜色相近背景的图像、枝叶遮挡情况识别效果不理想、缺乏真实背景下茶叶病斑识别算法等。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增加不同地域茶叶及品种的样本数据以提高算法普适性;采取多信息融合的方法以求获得更全面的茶叶嫩芽信息;枝叶遮挡严重情况下的识别策略可考虑借助机械装置或风机拨开枝叶,从而避免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率低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位棉花抗黄萎病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方法】以海7124和TM-1配制抗感组合F1,再以鲁棉研28为轮回亲本构建的137个BC4F1家系为作图群体,筛选出多态性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并与已发表的整合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相比对,构建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进行大田和病圃两个环境下抗黄萎病QTL定位。【结果】216个多态性SSR位点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可覆盖棉花基因组3 380 cM(centi Morgan),标记间平均距离15.77 cM。定位到6个QTLs,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8.56%~20.26%,其中5个QTLs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第1染色体上新定位到一个QTL。本研究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提供帮助。【结论】定位到6个黄萎病相关QTLs,其中1个是在第1染色体上新发现的QTL。  相似文献   
4.
正华南区冬春北运瓜菜的采收期一般能延续到5月中旬,因此从3月下旬开始多数种类都进入了后期管理阶段。而3月上中旬以来,各地气候变化无常,气温时高时低,雨水天气偏多,低温高湿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严重影响到大多数瓜菜作物的后期正常生育,进一步加速了植株的早衰。主要表现在:植株生育停滞,病虫为害发生严重,果实变小畸形,出现裂果与商品性下降等。  相似文献   
5.
正鱼病预防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公司都会根据自身产品,做出一些相应的方案,一方面可以比较使用后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是在都有效的情况下,还要计算成本的可行性。看到很多预防的方法,有的用在名特优养殖上可行,一旦换到常规品种上,考虑成本就未必可行。比如做了药敏试验,选出了抑菌圈最大的药物,如果这个药物成本太高,对养殖户来说,就没有多大的实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农业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受科技的推动,农业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为我国粮食产量不足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近几年来,农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就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粮食起着重要的根基作用,而土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重视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的土壤肥料问题。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安溪县是我国重点产茶县之一,铁观音茶作为安溪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早已名扬四海,为确保安溪铁观音的品质优势,持续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特举办铁观音大师赛,旨在传承匠心精神,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打造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本文主要对开展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目的、组织设计情况、赛事流程及举办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为各茶产区的茶叶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9.
正柴油机无法启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启动电机无法转动;二是启动电机能转,但无法启动。以下是两种情况的分析。1启动电机无法转动主要是电路系统故障,具体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启动电路总闸刀未闭合,合上闸刀即可;(2)蓄电池没电或启动电流过小,可充电或更换蓄电池;(3)蓄电池正负极至少一端接触不良,可紧固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