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Carter的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en的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我国116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研究。研究表明,A∶1型是我国最主要的血清型,占69.8%,其次为A∶1(14)型和A∶3(4)型,分别占6.8%和4.3%。并对我国目前使用和试用的8株禽霍乱弱毒菌苗株进行了定型,其中3株为A∶1型,与主要血清型相同,5株与主要血清型不一致。在A∶1型菌株中,大部分菌株的耐热抗原与1型标准血清反应,形成1条沉淀线,部分菌株(9株)形成2条沉淀线,表明在A∶1型菌株中还存在有抗原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是禽霍乱的病原菌。此菌的抗原结构复杂,有多种血清型,其分型方法甚多。G.R.Carter以荚腆多糖为抗原(K抗原),用间接血凝法将多  相似文献   
3.
4.
食品中金黄然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834菌株以不同的感染剂量经乳腺基部直接注射和剪断乳头尖端后经乳导管注射2种途径感染泌乳母鼠,建立了乳腺炎病理模型,并对感染后母鼠乳腺眼观病理变化、乳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乳腺中金葡菌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乳腺基部直接注射相比,剪断乳头尖端后经乳导管注射法可诱发更为典型的乳腺感染,不仅乳腺中感染菌数多、病理变化明显,而且试验结果的重复再现性好,是一种良好的小动物金葡菌乳腺感染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乳腺炎的病原特性、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疫苗开发,提供可靠的小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方法,甲胶乳颗粒与人血浆制成试剂(PS胶乳),分别与BP和MSEY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的菌落作平板凝集反应。在BP培养基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8.1%为PS胶乳凝集阳性;在MSEY培养基中95.9%为PS胶乳凝集阳性。用BP培养基和PS胶乳组合,其检出率和特异性均高于其他组合,并可在数分钟内直接检出平板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且与凝固酶试验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最近世界关注的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研究及其最新国际动态进行了综述。系统地介绍了HACCP的7个新原则、食品的危害分析及食品危害度分类研究近况。论述了食品关键控制点的设定及其监督管理方法.关于食品HACCP在我国研究极少,本文旨在为我国食品加工及食品卫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某鸡场1988年从美国引进一批雏鸡,到场后当天即有发生腹泻死亡病例。经病原菌分离培养、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确诊为由哈特福德沙门氏菌(S.hartford)感染引起的副伤寒。该菌为C_1群沙门氏菌,抗原式为6,7:y:e,n,x.在国内从病鸡中检出哈特福德沙门氏菌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表达并提纯了无毒诱变葡萄球菌肠毒素C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重组融合蛋白(GST-mSEC).用GST-mSEC作免疫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经乳导管注射感染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鼠乳腺感染金葡菌3 d后,免疫小鼠乳腺的眼观病理变化显著轻于未免疫的对照组,乳腺组织中的菌数也明显低于未免疫的对照组.GST-mSEC免疫小鼠可引起大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并对葡萄球菌超抗原刺激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中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ST-mSEC融合蛋白及其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对金葡菌引起的乳腺感染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