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临床上治疗牛病,广泛应用磺胺类药物,近几年来陆续发现磺胺过敏,其表现有:血清病型反应、过敏休克、热反应及肠出血。一旦疏忽,造成死亡。现就上述各型表现,择其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血清病型反应曾见5例。典型病例:部官计都村一头8岁黄牛来本院就诊。临床表现:体温37.7℃,P51次/分,R13次/分。精神尚好,食欲、饮欲减少,结膜轻度潮红,大小便未见异常。门诊依照胃卡他给予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0ml,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ml中,一次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磺胺嘧啶后20分钟左右,患牛骚动不安,大便稀薄、频数。结膜明显肿胀、流泪。鼻流清…  相似文献   
2.
在张家川县马鹿镇康王村开展了不同药剂大田封闭除草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整齐度对出苗安全无影响,苗全、长势等性状良好的主推除草剂是10%精喹禾灵、15%炔草脂,其防治效果在84%以上,对大麻田杂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不影响大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母猪在哺乳期间,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发病急,母猪表现烦躁不安,拒绝哺乳。如果不及时快速治疗,会引起仔猪发育不良,继而会造成一系列的损失。本文就母猪乳房炎发病原因以及如何治疗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但是,猪病是发展养猪的最大敌人,特别是猪瘟,对养猪业的影响更大,一旦发生,给养猪户带来极为惨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消灭猪瘟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的一项主要职责。我国从5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预防猪瘟,它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但是,目前注射过疫苗的猪只仍有猪瘟发生,尤其是非典型猪瘟发生较  相似文献   
5.
耕牛妊娠截瘫在我县时有发生,以往治疗只用补钙疗法,疗程长,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我们用补钙加中药治疗6例,用药2-3次,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特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京科糯2000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延庆气候条件下9个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5日前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6月4日及以后播种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播期推迟生育进程缩短,对糯玉米的果穗性状产生的影响为:果穗变短,穗粗变细,单果重、鲜千粒重、净穗率和出籽率降低,秃顶长度有增加趋势,而每行粒数有减少趋势。延庆地区4月25日为最佳播期,每667m2鲜果穗产量为1 053kg、鲜籽粒产量807.15kg。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及犬细小病毒病是我县春、秋两季多发的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在临床上用常规对症疗法费时、花钱多,疗效很不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初中期犬瘟热39例,犬细小病毒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项目的实施,系统全面的摸清了张家川县大麻田杂草种群及优势种群(通过定时定点调查、试验田普查),使张家川县大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进一步完善,为张家川县大麻田杂草开展综合防控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延庆县鲜食玉米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以确定适宜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中京科糯2000的鲜穗采摘期为97d,鲜果穗产量每667m2为1 208kg,比对照增加了51.47%,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对照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京紫糯218、京科糯120的鲜果穗产量与对照品种间达到显著水平。甜科脆1、京科甜2000的鲜果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18%和14.08%。科甜脆1、京科甜2000、京科甜126的鲜籽粒产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水平。感官性状评价分数≥90的糯玉米品种为京科糯2000,甜玉米为甜单21。  相似文献   
10.
笔者历年来接治19例马、驴的急性弥漫性肾炎,均在短期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1 发病原因 我县地处山区,水源短缺,人畜经常饮用蓄积的雨水,还有个别农户用剩汤、泔水拌草喂马、驴,这些受微生物污染严重的水是本病发生的预置因素,而感冒或中毒则是本病发生的诱因。据观察,凡长期饮用清泉水的马、驴则很少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