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技术。本文研究动物性别控制的机理、胚胎怀别签定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以期能为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淮山羊FSHβ基因第2外显子SSCP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分析黄淮山羊FSH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结果显示,黄淮山羊FSHβ基因有AA、AB和AC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O.851 4,0.121 6和0.027 0:AB型与AA型相比在47 bp和147 bp两处发生C→T突变,AC型与从型相比在147 bp和156 bp两处分别发生C→T和G→A突变.  相似文献   
3.
卵母细胞发生阶段猪卵巢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氧化氮在猪胎儿卵母细胞发生中的作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妊娠第33、40、46、54和61天的胎猪卵巢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结果显示两者在各时期都有表达,染色都集中在卵巢中的上皮细胞、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固缩坏死的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的胞质部分,eNOS在血管内皮细胞上也有表达。eNOS在妊娠33 d时表达很弱,妊娠46和61 d时活性相对较高;iNOS表达较强,且呈增强趋势。各时期核固缩或退化消失的卵原细胞或卵母细胞中,eNOS和iNOS呈强阳性染色;根据以上结果说明NO可能与胎猪卵母细胞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奶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奶牛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培养液、消化液、胰岛素和血清饥饿对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了奶牛耳成纤维细胞,采用0.25%胰酶差别消化获得了纯化的奶牛耳成纤维细胞。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即DMEM(低糖)、DMEM(高糖)、DMEM/F12,对细胞进行培养,结果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均在2.3-2.5d,DMEM(高糖)的培养效果稍好。用三种不同的消化液(0.25%胰蛋白酶,0.02%EDTA,0.25%胰蛋白酶+0.02%EDTA)对传代钿跑进行消化.结果表明0.25%胰蛋白酶+0D2%EDTA所用时间短,消化后培养细胞贴壁率高。在培养液中添加姨岛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对指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血清饥饿后,细胞仍保持着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用3对引物鉴定了黄淮山羊和波尔山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1部分序列的多态性,并对黄淮山羊Gn—RHR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物P1、P3扩增片段在2种山羊中均只,检测到1种基因型,不存在多态性;而引物P2扩增片段,2种山羊类型均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黄淮山羊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25、0.200和0.075;波尔山羊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5、0.206和0.029。测序分析发现AA型基因与BB型基因相比在58bp处发生A—C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由赖氨酸改变为谷氨酰胺。在黄淮山羊中,BB型比AA型个体平均产羔数多0.66只(P〈0.05)。因此,山羊GnRHR基因第1外显子具有多态性;GnRHR基因可能是控制黄淮山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连锁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山羊ESR基因外显子4的克隆和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外显子4在黄淮山羊和波尔山羊中的多态性,并对其单核苷酸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ESR基因外显子4在两品种山羊中均不存在多态性;克隆获得的山羊ESR基因外显子4的片段长度为232 bp,两品种山羊间的同源性98%,提示其在山羊中具保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