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风险投资是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动力。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进行了SWOT分析,根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解决对策,引入四种战略。旨在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水稻倒伏监测方法以人工进行现场测量耗时耗力且受主观影响较大的问题,利用无人机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以及分辨率高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七星农场水稻种植基地的水稻倒伏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无人机遥感图像结合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水稻倒伏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其他方法相比,改进DeepLabV3 +网...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饲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饲料业作为新兴的相对独立的产业,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更体现在饲料业极强的联动效应上。其中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紧固作用。以及工业加工技术与动物营养技术的聚合。改变了传统养殖业的价值链,加快了农、畜产品的市场流通和高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整个行业的大发展。带动了民营投资为主体的中小饲料企业的蓬勃发展。随着饲料业主导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市场化发育程度的提高。饲料业已步入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这也使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纷纷陷入了新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选取40日龄曼氏无针乌贼100只,测定了胴长(X1)、全长(X2)、眼间距(X3)、体宽(X4)、触腕长(X5)、体质量(Y)等6项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测量性状为自变量对因变量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相关指数,运用逐步剔除方法后,建立测量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的5个体型性状均与体质量呈极显著相关;胴长、体宽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性状;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同;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以形态性状指标值估计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78.44+13.98X1+6.21X4;选取的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指数为0.895,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集17头输精母驴的尿液,就尿沉渣、尿细胞学以及尿10项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所有检测母驴的尿液均含有白色的尿结晶,占尿液总重量的3.0%(0.4%~7.3%),从形态上看,这些尿结晶与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相类似;②输精母驴尿液的比重和pH值分别为1.012(1.000~1.030)和8.23(8.00~9.00),红细胞、亚硝酸盐、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以及葡萄糖为阴性,白细胞和蛋白质大多也为阴性;③23.5%的输精母驴尿液里均存在精子。  相似文献   
6.
开展合理的土地开发潜力评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当前土地整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模型,从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态因素四个方面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哈巴河县作为研究区,以县域行政村作为主要评价单元,应用GIS方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哈巴河县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大,但限制因素如坡度、水源、土壤质地等较多,近期开发难度大。县域可划分为高、中、一般、低四种不同潜力区,土地开发宜优先在中高潜力区开展,低潜力区则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别在发酵处理前15 d(-15 d)、处理当天(0 d),及进牦牛后45、90、120 d,采集发酵床表层垫料及新鲜牦牛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寄生虫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测定各组牦牛的体长和体高;从垫料发酵开始,每天测量3组试验牦牛发酵床垫料表层下20cm处的温度,连续测量15d。结果显示:A组、B组垫料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0.1±0.2)℃和(60.1±0.3)℃,其中A组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极显著高于C组(P <0.01),且发酵过程中A组和B组垫料的温度均维持在50℃以上;3组的垫料中都发现有蛔虫卵、吸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但A组在牦牛进入后45 d时蛔虫卵和绦虫卵转阴,B组在试验期间始终能检测到虫卵,但有下降趋势,而C组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有虫卵存在,且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A组牦牛的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