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组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30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B组脾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D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法氏囊指数高于其他各组;在15~30日龄阶段,B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各组间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白术多糖对1~14日龄阶段的湘黄鸡脾、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一种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尿酸在血液中大量蓄积导致尿酸盐和尿酸晶体在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上的沉积。禽类痛风主要见于肉用仔鸡和产蛋鸡。1997年,我市一家孔雀养殖场相继发生一批孔雀痛风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雁城孔雀养殖场于1997年4月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微纳米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200头31.5kg左右体重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被随机饲喂无抗基础日粮(A组),基础日粮添加0.6%抗生素制剂(B组)和基础日粮添加1.0%、2.0%和3.0%水平的微纳米中草药添加剂(C、D、E组)。试验期为90d,结束时选20头猪屠宰并采集血样,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血清激素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C、D、E 3组猪的ADG均较A组极显著提高;(2)B、C、D、E 4组的眼肌面积均较A组显著提高;(3)C、D、E 3组猪的血清GH和IGF-Ⅰ水平较A组分别提高了9.33%(P0.05)、26.78%(P0.05)、14.78%(P0.05)和14.59%(P0.05)、24.16%(P0.05)、10.32%(P0.05);(4)C、D、E 3组猪血清GSH-Px活性及TAC分别较A组显著升高16.94%、25.42%、22.59%和19.71%、30.17%、30.17%。结果表明:微纳米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血清激素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抗生素,尤以2.0%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湘黄鸡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由于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的喜爱,当地湘黄鸡的养殖业蓬勃发展,鸡球虫病也成了危害当地养殖业的重要疫病,长期滥用抗球虫药物,一方面造成抗药性。另一方面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免疫方法来控制鸡球虫病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采集南岳衡山土壤中原始土著菌群进行分离培养,制成南岳山土著菌粉。通过加入发酵床和饲料中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与传统养猪在驱臭灭蝇、日增重、肠道疾病防治效果和生产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猪舍NH3和H2S气体含量极显著降低68.1%(P〈0.01)和54.7%(P〈0.01)、苍蝇极显著减少88.9%(P〈0.01)、肠道疾病发病率显著降低25%(P〈0.05)、头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2.7%(P〈0.05)、饲料报酬率显著提高3.5%(P〈0.05);在饲养期内试验猪肠道疾病很少发生、基本不用抗菌素药物。南岳山土著菌群能有效解决集约化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猪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近5年的兽医临床诊断课程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思路,抓好备课的三个环节,探索与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办法与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到课率达100%,学生成绩好、动手能力强,在实践工作中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产奶中后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按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均分为A、B、C和D 4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分别在每头牛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和150 g/d水平的复合中草药制剂。每天测定产奶量,在试验的第1(添加复合中草药制剂之前)、20和40天逐头采集血样,测定不同剂量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热应激奶牛血淋巴细胞凋亡率、血液抗氧化酶GSH-Px、CAT基因及血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B、C和D组的日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26%(P<0.05),24.20%(P<0.05)和16.98%(P>0.05);乳中体细胞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1.68%(P<0.05),29.88%(P<0.05)和24.22%(P<0.05);奶牛血液抗氧化酶GSH-Px、CAT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00%(P>0.05),13.00%(P<0.05),6.00%(P>0.05)和5.00%(P>0.05),16.00%(P<0.05),3.00%(P>0.05);奶牛血淋巴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比A组降低了18.20%(P>0.05),17.86%(P>0.05)和12.51%(P>0.05);奶牛血淋巴细胞Bcl-2在20,40 d时均极显著高于A组,全期的平均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5.00%(P>0.05),113.00%(P>0.05)和57.00%(P>0.05);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0,40 d时均极显著低于A组,全期的平均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4.00%(P>0.05),28.00%(P>0.05)和20.00%(P>0.05)。试验组中,C组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血液抗氧化酶活性、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要优于B、D组;而血液淋巴细胞凋亡率指标为B组最好。说明复合中草药制剂能有效改善热应激奶牛的泌乳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且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头牛日粮中添加100 g/d水平的效果要优于50及150 g/d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6月,衡阳市郊三塘镇养鸡专业户刘某从本地区孵化坊购买同批次1000只湘黄鸡,采用室内平养与室外散养相结合饲养方式。至10日龄时鸡舍突然出现新鲜鸡血便,次日全群(约80%)爆发,第3~4 d死亡126只。后用抗球虫药治疗4d,控制了病情,血便停止。半个月后,鸡群又突然发病,病鸡排泄大量带粘液的血便,迅速衰竭而死。用抗球虫药配合抗菌素进行治疗,持续用药10 d,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周围许多养鸡场有类似现象:同一鸡群从10~15日龄到出售发生多起球虫病,给养鸡户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1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第1次发病时间集中在…  相似文献   
9.
2009—2011年在湖南省南部的衡阳、永洲、郴洲3个地区12个县16个规模化猪场,分别从其种公猪、种母猪、肥猪、中猪、断奶仔猪、哺乳仔猪静脉采血1600头份,进行血液压片镜检.检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95%~100%.在气温低的冬季对常发该病猪场的60头产仔母猪与它产后仔猪进行血样检查,结果发现母猪阳性率100%、所产仔猪阳性率为91.1%,说明了垂直传播是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中发现该病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不高,且发病与应激因素相关性高.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日粮中外源添加谷氨酰胺(Glutamine,Glu)对AA肉公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肌肉品质、肌苷酸含量和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240只1d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均分为4组(A、B、C和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和0.8%水平的谷氨酰胺,21和42 d时测定并计算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42 d时屠宰,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色度(L*、a*和b*) ;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取胸肌和腿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肌苷酸含量,利用RT-PCR技术检测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B组可显著提高AA肉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增加胸肌、腿肌的肌苷酸含量和H-FABP mRNA的表达水平(P<0.05) ;C组可显著增加全净膛率、腿肌率、肌间脂肪宽度、胸肌剪切力和减少腹脂率(P<0.05) ;D组可显著增加腿肌剪切力、胸肌和腿肌的L*和a*值(P<0.05).日粮中添加0.2%、0.4%和0.8%水平的Glu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肌肉品质、肌苷酸的含量和H-FABP mRNA表达水平,在生产中0.2%水平为建议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