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凋落节律及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森林凋落物,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研究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其组成和叶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百山祖常绿阔叶林2009年的凋落量为4 247.47 kg?hm-2?a-1,其中叶凋落量最多,占71.54%(常绿树叶51.34%,落叶树叶20.20%),树皮和枝条占3.17%,繁殖器官占19.29%,杂物占6.00%;2)9个优势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特征可分为3类:仅在秋冬出现凋落高峰的落叶树;仅在夏季出现高峰的常绿树;在夏季和秋冬均出现高峰的常绿树;3)与同纬度的常绿阔叶林样地相比,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较少,这是对一定地带性环境的综合反映;4)叶凋落高峰受花期、果期的影响,同时也受台风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BIO ORGANS(BIO)是百脉根中调控花器官形态和器官大小的基因,为深入研究其基因功能,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把BIO及其突变的截断基因bio定向导入烟草(Nicotiana tobacum)中,共获得18株转BIO基因烟草植株以及21株转bio烟草植株.转BIO及转bio植株表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周期显著缩短;接近一半的叶片出现缺刻或呈现一个叶片向两个叶片分裂的趋势;花冠颜色变浅,花器官大小、数目、形态等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不同的是,与野生型相比,转BIO植株明显矮化,器官变小;而转bio植株株高变高,器官变大.通过表型分析显示,BIO基因参与了植株形态建成的多个方面,包括植株的高度、叶片以及花器官的形态等,同时推测bio基因缺失的一段序列可能对调控器官大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BIO及bio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基因序列及蛋白序列与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蒺藜苜蓿(Nledicago truncatula)中的部分序列相似性均达到90%以上.该研究为下一步探索BIO基因的调控机理以及与其他基因的互作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B/S模式的农业信息远程查询的ASP实现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灵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98-4499
探讨了ASP技术在开发基于Web技术的信息查询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ASP脚本在服务器端的解释与执行;详细说明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过程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BIO ORGANS(BIO)是百脉根中调控器官形态及大小的基因。首先改良了矮牵牛愈伤诱导和再生体系,并进一步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定向将BIO及其突变基因bio导入矮牵牛中进行功能研究。结果证实含0.1mg/L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矮牵牛组培苗的增殖,添加了1.0mg/L 6-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以及不定芽的诱导。对转基因植株目的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BIO及其突变基因bio被成功转入了矮牵牛中。表型观察结果显示:转BIO及其突变基因bio的植株叶片边缘均呈现不规则形态,部分叶片缺刻,出现由一个叶片向两个叶片分裂的趋势。其中转BIO基因植株部分叶片面积减小,叶片变窄或几乎只剩主叶脉。该研究证实BIO基因对保持叶片器官形态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探索BIO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调控和适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是世界范围内限制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探索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利用植物的耐盐机制,选育和开发耐盐作物品种,对于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从降低盐胁迫的损伤程度,建立内部渗透平衡和钠离子内稳态,调控自身生长状态这三个方面综述了最新的植物耐盐机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耐盐作物选育、加快盐土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基于MS培养基的盐节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最佳NaCl浓度,及初步探讨NaCl渗透胁迫作用(使用MS盐消除了NaCl的离子毒害作用)促进根生长的机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0~700 mmol/L)对贮存7年的盐节木种子在三角瓶中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适宜盐浓度促进盐节木根伸长的初步机制进行了根尖形态与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1)储藏7年的种子仍有活力,对照组的活力指数和萌发率分别为3.36和74.46%,但萌发时间与前人比较有所延迟。2)盐节木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步性,初始萌发天数为6~8 d,萌发可持续到25~30 d。3)基于 MS培养基盐节木种子萌发最佳浓度为100~200 mmol/L,与对照比可使萌发时间提早2 d,且盐害率为负值。4)幼苗生长适宜的NaCl浓度范围为100~300 mmol/L,最佳浓度为200 mmol/L;盐对幼苗表型的影响是MS0和NaCl>300 mmol/L的MS培养基中生长的幼苗在1个月内能促进多数幼苗下胚轴变红,3~4个月后多数幼苗同化枝变红,而附加100~2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植株大多数呈绿色。5)根尖细胞学观察可知:MS附加100和200 mmol/L NaCl促进根生长的原因是:NaCl促进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与成熟区细胞的伸长,因而加速了根冠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根冠细胞脱落加快。本研究为盐节木耐盐机理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