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以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稻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寒地粳稻不同群体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了插秧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插秧密度范围内,松粳6号和松粳9号群体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反而降低。收获指数与抽穗期的稻穗干重和成熟期的整体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的稻穗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稻草干重和稻穗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整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运转率与成熟期稻穗干重和整株干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密度分别为30cm×13.3cm和30cm×16.7cm。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适用于寒地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垦稻26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氮肥用量(尿素250和200kg·hm~(-2))和3种插秧密度[30cm×10cm;30cm×12cm(CK);30cm×14cm],探究不同施氮量和插秧密度下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的增加可以提高寒地粳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同时施氮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了稻米的糙米率、青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施肥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常规施氮水平下,随插秧密度的降低,寒地粳稻分蘖数降低,而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降低后升高;减氮水平下,随插秧密度的降低,除分蘖数外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施氮水平下,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稻米品质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肥密互作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最佳处理为N1T3(尿素250kg·hm~(-2),磷酸二铵155.4kg·hm~(-2),氯化钾119.1kg·hm~(-2),株距30cm×14cm)。  相似文献   
3.
正垦稻31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育成的,以垦06-1193为母本,以垦06-9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主茎11叶,2015年10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垦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全生育期127d,需≥10℃活动积温2 250℃左右。该品种秧苗健壮,分蘖力强,兼具耐冷性与抗稻瘟病特性,食味品质好。本  相似文献   
4.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两个寒地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密度对两品种千粒重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相对较大.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行株距为30cm×13.3cm和30cm×16.7cm.  相似文献   
5.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寒地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品种松粳6号(对照)为试材,通过密度处理构建不同稻作群体,研究了不同群体条件下超级稻与常规稻抽穗期冠层特性差异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两品种产量也增加,但是过密条件下产量有所降低。高产群体抽穗期的冠层特征为:主茎具有较大的功能叶叶面积,冠层的透光率协调分布并具有相对较低的消光系数,群体内部上下分布均匀又趋于"头轻脚轻中间强"型的冠层叶面积密度。  相似文献   
7.
冷害是寒地粳稻生产极其重要的限制因素。培养耐冷害品种,是防御低温冷害的根本手段。从耐冷水稻资源的挖掘、水稻耐冷性基因定位、相关基因的转基因工程及耐冷性遗传等方面综述耐冷害育种的相关进展,为耐冷害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稻27于2013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目前黑龙江垦区第三积温区主栽品种空育131种植年限长,面积过大,稻瘟病抗性逐年减弱,对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2]。垦稻27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良达国家二级米标准,耐冷性、抗稻瘟病性强,结实率高,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1选育过程垦稻27由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7年以垦94-371/垦94-202为母本、以空育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水稻优质米发展起起落落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现在优质安全稻米生产进入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新培育出的口感好的水稻品种多以长粒形为主,长粒形稻谷价格也不断提升,农民对长粒形品种的需求也愈演愈烈。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了第二积温带第一个长粒形品种垦稻12,2003~2013年在黑龙江省累计种植2923.96万亩,现在年推广面积约500万亩,11年农民因垦稻12直接和间接增收累计总额可达765.8亿元,现第二积温区种植面积最大,至今没有可替代品种。本文对垦稻12选育背景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旨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早在1996国务院就规定了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十六字方针政策。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猪屠宰工作。结合本人实践体会,对定点屠宰场(点)的生猪检疫问题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仅供参考。1 宰前检疫1.1 准备检疫人员上岗前需配带标志(着装整洁),出示证件,携带必要的检疫工具。1.2 进场检疫生猪进场时,检疫人员首先要索取有效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证明;对来自外地的生猪要索取农牧部门出具的有效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及非疫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