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膜炎、大量腹水积聚及致死率较高为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主要感染0.5~5岁的猫,12月龄以下的猫易感性增强,以纯种猫、多只猫混养及流浪猫更易感。病程可能是突发性(幼猫经常发生)或缓慢性且持续数周。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 ,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 ,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危害引起猪咬尾的因素很多 ,轻者把尾咬半截 ,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 ,可引起伤口感染 ,造成关节肿和跛行 ,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2 原因2 .1 品种和个体差异 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统一品种但体重差异大的猪 ,常出现互咬现象。如长白猪和新淮猪生活在一起 ,因品种及生活特点差异 ,相互矛盾 ,相互争雄而发生撕咬。个体之间差异大 ,…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自诞生以来在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人为的滥用抗生素一方面造成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药物的残留超标,另一方面又促发了病原微生物的进化机制,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人类和畜禽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科学化、规范化,杜绝以大量抗菌药物添加的形式实行畜禽保健,基于病原感染证据使用抗菌药物,确诊后足量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药物使用疗程,尽量减少广谱抗菌药的使用,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物。  相似文献   
4.
从疑似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貉子肠道组织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貉细小病毒(RDPV-SD1607)。为研究其分子遗传特征,对该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DPV-SD1607的VP2序列与RDPV-HB3的相似性最高,为99.49%,属于CPV-2亚型;利用其核苷酸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发现,RDPV-SD1607处于犬细小病毒分支,且处于CPV-2亚型和CPV-2a亚型分支之间。结果表明,RDPV-SD1607株与犬细小具有共同的遗传起源,推测其可能正处于CPV-2亚型向CPV-2a亚型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貉而形成的新毒株。  相似文献   
5.
猪流感后遗症是兽医临床上比较复杂的疑难病 ,约占发病率的 40 %以上。本病如果治疗不当 ,则会出现僵猪、母猪不孕、流产甚至死亡。被人们称为假性猪瘟。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应用某些药物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大便干燥、高热不退型 :用世纪特号 (天津市动物药厂 )、通便灵 (北安市动物制剂有限公司 )肌肉注射效果明显 ;亦可用世纪特号肌注同时配合口服石腊油。体温 40 3~ 41 5℃、全身发红、耳部发紫、不食、大便干燥型 :轻者抗瘟灵、通便灵肌注 ;重者用5 %葡萄糖盐水、1 0 %浓盐水、5 0 %浓葡萄糖、VC、抗瘟灵混合静滴 ,同时…  相似文献   
6.
仔猪气喘病在临床上经常发生。主要以气喘、咳嗽为主。潜伏期一般为 5~ 1 0d或更长一些。如果继发其他传染病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近几年来笔者用硫酸卡那霉素进行肺俞穴穴位注射治疗仔猪气喘病 ,收到显著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患气喘病的仔猪 (早晚吃奶后发生咳嗽 ,有时连续痉挛性咳嗽 ,体温正常或稍高 ,有少量浆液性鼻液 ,运动时咳嗽加剧 ,严重者拱背伸颈 ,张口喘气 ) ,进行侧卧保定 ,肺俞穴 (倒数第 6肋间与髋关节水平线相交处 )消毒后 ,用 7~ 9号针头注入硫酸卡那霉素 (用量视猪大小而定 ,一般 1 5~ 2 1日龄的仔猪 8~ 1 0万U) ,2…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因此探讨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8年 9月 2 3日 ,一条种杂狼犬发病来站就诊。该犬五月龄 ,雄性 ,在 3月龄以前生长发育正常 ,4月龄时右前肢开始变细。最近 1 0多天 ,患犬每天夜间腿疼叫声不止。在家给患犬肌肉注射青霉素、安乃近 ,治疗几天不见好转。临床检查 ,患犬体温正常 ,精神良好 ,吃食正常 ,右前肢比  相似文献   
9.
猪无名高热是常见病 ,但出血性的病例不多。纯种长白种公猪 ,体重 2 0kg ,不吃食、有热。经用青霉素、安基比林、地塞米松治疗 4d未见好转。体温 41 5℃ ,精神沉郁 ,结膜充血 ,耳朵发紫 ,背部和腹部有小米粒大密集的鲜红色的出血点 ,出血点的位置在毛孔下 ,指压不褪色 ,背部的出血点比腹部多。粪便干燥 ,并附有粘液 ,病猪怕冷 ,腹部肌肉痉挛性收缩 ,不食 ,有时呕吐 ,喝凉水 ,鼻镜无汗。当时由于对出血的原因不详 ,所以采取对症治疗 ,1 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1 0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 0ml,1 0 %安那加 5ml,1 0 %维生素C注射液 1…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猪瘟病毒(CSFV)是引发该病的关键性因素。其致死率极高,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该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形式变化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猪瘟的诊断难度。本文分析了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探讨了猪瘟的科学防制方法,现具体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