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人对进口疫苗的质量信任有加,检测抗体滴度良好,从未质疑其质量。但是,笔者在临诊中发现进口伪狂犬疫苗是可以引发伪狂犬病的,特将这一病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改善畜禽基本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提高畜禽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已成为欧盟、美国等畜牧业发达国家从根本上控制疫病爆发的工作重点。控制疫病,应从强调“防重于治”转向“养防并举”,进而提倡“养重于防”。  相似文献   
3.
论母猪滞产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芦惟本  陈训平 《养猪》2009,(5):57-59
异常分娩(dystocia)是指产力、产道、胎儿分娩3要素中的任何1个或1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3个因素间不能相互适应导致不能正常分娩的病理状态,通常将这种病理状态谓之难产。B.E.斯特劳主编的《猪病学》指出:造成母猪难产的主要原因是产力乏力(37%)、骨盆挫伤(14.5%)、产道狭窄(13%)、两个胎儿同时产出(10%)、胎儿倒生(9%)、胎儿过大(4%),难产发生率〈3%。滞产是异常分娩的一种,由产力乏力导致。  相似文献   
4.
芦惟本 《养猪》2011,(4):122-122
与传统养殖模式不同,集约化舍饲条件下发生绦虫蚴侵袭的案例几无报道。近期笔者在西北某集约化猪场见到2日龄哺乳仔猪发生绦虫蚴侵袭的案例,特报道如下。该场是年出栏万头的商品场。为诊断早期哺乳仔猪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原因扑杀了数头5日龄内的哺乳仔猪,在一头2日龄哺乳仔猪的肝脏发现了绦虫蚴的寄生。绦虫蚴的外囊如一透明的水囊,囊内有一灰白色的头节游离于囊液中(箭头所指)。  相似文献   
5.
<正>分娩是物种延续的自然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终结的规律。掌握规律方可顺其自然分娩,获得最佳分娩结果;不谙规律,妄自干预会适得其反。非但如此,养猪生产中对分娩以及分娩有关的问题还存在错误的认识,如难产与滞产混同,将广泛发生的滞产误诊为难产,从而实施一系列错误的处置,造成不应有的母猪的伤病,胎儿的伤亡。掌握有关分娩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认识,做好分娩母猪的系统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引导养猪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实现新形势下养猪效益的稳定提高,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3月7~9日在郑州举办了"河南省第十六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为了让更多的养猪场(户)较为详尽的了解这次论坛的经典内容,我刊对论文集中部分专家、学者的关于猪腹泻观点做了简要整理,现予刊登出来,供广大业内同仁参阅。  相似文献   
7.
8.
底色病是猪群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以多种实质器官慢性进行性损伤病理过程为特点,以免疫功能低下为契机,容易诱发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在有底色病的猪群中,各种生物性或非生物性的应激因子极易诱发多种疾病和猝死病例,造成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猪群不能良好地表达其品种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语录     
<正>佚名:对规模化养殖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一直争论不休,适度规模或许更适合中国现状,高于散户的规模而又介于所谓的大规模养殖之间的养殖小规模集群或许是未来中国养殖所应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疫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8个市县的4个规模化猪场、11个专业户猪场的接诊疫情调查,笔者认为今夏在湖北省流行的疫情不是某种疫病,也不是某几种固定组合疫病,更不是某种新的疫病的大流行,而是多种疫病在相对短的时段呈现较多的散在的地方性流行。原发病以细菌性疾病居多。只要正确诊断与治疗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效果。并且分析了造成此次疫病大流行假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