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桑园杀螨剂应用概况80年代苏州市桑园对红蜘蛛的药剂防治使用20%三氯杀螨醇3000倍液,全区2000hm2桑田未出现红蜘蛛暴发年份。90年代初发展到3350hm2桑田,由于大面积间作毛豆、茄子等作物,使春季红蜘蛛的发生量每667m2达2.1万头以上,到秋季三氯杀螨醇的使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73%炔螨特对桑田中的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药效时间长,15天以后防效在98%以上,为防治螨类害虫提供了又一种新的推广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3.
过度用药诱发桑园叶螨成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叶螨属蛛形纲、婢螨目、叶螨科。由成螨、若螨在桑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质下降,桑叶趋于纤维化而失去营养价值。因螨类个体小、繁殖速度快,在高温干旱季节极易暴发成灾。近年来因桑园越冬螨量高,始发时间已由夏秋季提前到春季,严重桑园影响春蚕  相似文献   
4.
吴县市横泾镇地处东太湖水网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大面积发展蚕桑生产,逐渐成为江苏省有名的重点蚕桑乡镇.1992年全镇824hm2桑田,年产茧达1160t,蚕茧质量列全省重点蚕桑乡第3名.1994年与东台市富安镇一起被江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乡级茧丝绸一体化管理性公司,受江苏省丝绸集团总公司委托收购和经营蚕茧.近年来,由于多次蚕茧大战的冲击,该镇的桑田面积逐年萎缩,蚕茧产质量逐渐下降,1998年收购鲜茧不足300t,春秋期干茧解舒率分别是47.2%和42.6%,1999年春茧三个茧站的解舒率只有42.4%、40.7%和38.5%,平均粒茧丝长1090m,上车茧率不足80%,干毛茧出丝率不到33%,干茧销售出现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5.
春季桑园害虫的初发基数直接影响当年虫害的发生程度,所以每年秋蚕结束后,进行越冬防治(即打"关门虫")是减少害虫越冬基数,降低农药使用水平,控制来年害虫为害的最好技术措施.但是经数年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农药品种防治不同的桑园害虫,会取得完全不同的防治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养蚕布局不断调整,多数蚕农全年养蚕次数由4次改为2~3次,晚秋蚕结束的时间也已提前到9月底.为此我们在不同时间针对桑毛虫、桑尺蠖、桑螟、野蚕等主要桑园鳞翅目害虫进行了越冬防治的适期和杀虫农药的选择试验,简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省力化技术.为此,苏州市于1999年引进了南通市开发的斜面立体条桑养蚕技术,2000年春蚕期在苏州市横泾镇新齐村进行斜面立体条桑养蚕试验获得成功,2001年至今在横泾镇得到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浅淡我镇大树移栽中存在问题及提高成活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深入发展,我镇内、外公路四通八达,公路、公园、住宅小区的绿化已绿树成荫、草坪盖地,花卉四季开放,构成了苏州环境绿化之美景。为更好地创造苏州的优美环境,镇党委政府进行生态建设,把绿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每年投入大量绿化资金和管理费用,使我镇绿化建设大有成效。但在大树移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树移栽成活率不高、长势不强。  相似文献   
8.
“甲胺磷”是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在夏伐结束和蚕期结束后,用什么农药来代替“甲胺磷”,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0%“全扫除”农药可以用作秋季蚕期结束后“清洁桑园”来取代“甲胺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桑园越冬螨量高,始发期已由夏季提前到春季,严重的桑园已影响春蚕饲养。针对蚕农普遍反映农药使用越多、叶螨危害越重的现象,笔者对吴中区横泾镇南章村桑园的叶螨危害程度和90户蚕农的农药使用水平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桑园内螨害严重程度与该户农药防治次数呈正相关,桑园受害程度,取决于蚕农能否正确用药和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本地气温异常,1~3月平均温度高达6.9℃;总降水量达375.1mm;近几年的高温、多雨导致桑芽早发。但由于3月份气温不稳定,会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