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做好非洲马瘟疫苗的储备性研究,以更好应对我国周边地区非洲马瘟疫情传入风险,对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一株1型非洲马瘟病毒鼠脑组织毒进行了复壮和细胞适应性培养,并对其病毒含量、特异性、对小鼠毒力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毒种在Vero细胞连续传代至F10代后病变产生明显,病毒含量可稳定在106.5 TCID50/0.1mL以上;对小鼠毒力表现稳定,细胞适应毒也可达106.5 LD50/0.1mL。根据OIE参考引物进行RT-PCR鉴定,序列比对证实该毒株为血清1型,与泰国毒株THA2020/01拥有99.7%的同源性。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可被非洲马瘟1型特异性血清中和。本研究获得了一株Vero细胞适应毒,可作为良好的疫苗毒株候选株,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为疫苗储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又称为鸭瘟病毒,是一种只感染雁形目禽类的疱疹病毒。DEV具有基因组大、非必需基因多、能插入外源基因的容量大、遗传稳定等优点,其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为外源基因提供了诸多可插入位点,以DEV为载体,成功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A蛋白[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VP0蛋白[2]、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3]以及鹅细小病毒VP2蛋白[4]。构建重组DEV的重要一步是将报告基因插入到基因组中,目前常用的报告基因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红色荧光蛋白(RFP)以及LacZ报告基团。本研究用RFP报告基团插入DEV UL2基因中,获得表达红色荧光的重组病毒,一步生长曲线表明,RFP对DEV的生长无影响;连续传代12代,RFP能够稳定表达,为DEV载体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