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赵立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河北宣化075131)范立中,徐福南(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观察已有报道,但缺乏发病全过程的动态研究。本试验采取人工接种的方式,从攻毒后2...  相似文献   
2.
雌性生殖过程极为复杂,它包括发情周期、卵的发育、交配、受精、妊娠、分娩和泌乳。除泌乳外,猪的卵巢在所有这些过程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卵巢的紊乱对猪的生殖过程起极重要的作用。一、卵巢和卵巢周期的一般特征 (一)卵巢猪出生时卵巢小而致密,很少含有基质组  相似文献   
3.
4.
<正> 应用血气酸碱分析仪测定动物的血气水平和酸碱值是一种精确而简便的方法,早被人医普遍应用于临床。六十年代以来,国外的临床兽医也逐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对绵羊、狗、马、奶牛、家禽等动物进行了研究,而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系统报道。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出血症凝血象动态研究赵立红,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范立中(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初步提示其可能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过程。作者为进一步阐明兔病毒性出血症DIC发生发展规律,对...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