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免疫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母牛子宫局部免疫随围产期和性周期中激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产后期是非特定环境微生物污染子宫的最高时期,一旦子宫发生炎症,起始应答是嗜中性白细胞(PMN)进入子宫,随后相继诱导其他炎症应答。如激活肥大细胞,趋化嗜酸性白细胞,血清外渗及补体激活等。当抗原递呈细胞(如子宫上皮细胞)把抗原递呈给上皮下的T辅助细胞(Th)和T细胞毒细胞(Tc)或B细胞后,激发了子宫内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净化子宫。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对小尾寒羊胎盘成熟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液相竞争法和平衡法 ,对小尾寒羊空怀期 (n=5 )和妊娠期 (n=13)第 85天、10 5天、12 5天、14 0天和 15 0天 (足月 )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IL - 1β和 IL - 6含量在 12 5天时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 (P<0 .0 1) ,TNF含量在各时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0 .0 1或 P<0 .0 5 )。随着妊娠过程的进展 ,三种细胞因子含量逐渐增加 ,12 5天时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 0 .390± 0 .196 ng/ ml,5 79.8± 15 2 .8pg/ ml和 2 .348± 0 .396 ng/ ml。而后逐渐下降 ,到足月前略有回升 ,但仍低于 12 5天时的最高值。由此看出小尾寒羊在妊娠期间 ,细胞因子与妊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者对于维持妊娠起到重要作用。由于 14 0天至足月3种细胞因子基本稳定 ,这表明胎盘于 14 0天左右达到成熟 ,IL- 1β和 IL- 6与启动分娩有关 ,而 TNF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分娩的启动。  相似文献   
3.
1985年,刘月新等首先报道从健康产妇胎盘中提取一种小分子活动性物质,称为胎盘因子,也叫胎盘转移因子。经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它的活性成分是小分子多肽,称为胎盘肽。胎盘肽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过敏性哮喘、肿瘤、重症肌无力、白细胞减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刘月新报道采用“匀浆-透析法”提取胎盘肽(又称胎盘因子,胎盘免疫调节因子)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胎盘肽进行了大量的理化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并就其在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等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作了大量的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腺炎的免疫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腺炎不但影响动物自身健康、生产性能和使用价值,而且给生产者经济造成巨大损失。20年来,尽管通过加强挤奶卫生、改善环境和对干奶期母牛进行抗菌素防治等措施,使本病发生率有所降低,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明显效果[1]。所以,在控制此病方面我们仍面临...  相似文献   
6.
hCG试纸对奶牛妊娠检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的研究旨在证实hCG试纸能否用于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同时验证奶牛怀孕初,中,末期胚脂滋养层分泌的hCG样物质能否被hCG试剂检测出来。试验所检测的32头奶牛分为四组,妊娠组,早孕组,空且和发情组,检测有效率100%,妊娠假阴性率100%,非妊娠准确率100%。结果表明hCGY式纸不能检出妊娠初,中,末期奶牛尿中的hCG样物质。  相似文献   
7.
孔雀盲肠肝炎(Typhlohepatitis)又称为孔雀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是由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由于组织滴虫寄生于孔雀的盲肠和肝脏,并引起以肝脏坏死、盲肠出血坏死为特征性病理变化而得名。又因为该病发病晚期,机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病禽头部颜色发暗发紫,因而又俗称为黑头病(Blackhead disease)。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排出黄色或褐色稀便,以2~4月龄的幼禽最易感染[1],而且患病严重,死亡率高。2013年山东省泰安地区某养殖户承包了一片山林,8月下旬引进5只两个多月大的蓝孔雀,散养。在引进来之后发现有一只母孔雀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鉴于该雀能同其他孔雀一样飞上夜宿架,因而未加以重视。时隔十三四天,该雀死亡。于9月12日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就诊,据其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孔雀盲肠肝炎,现将临诊程序及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藏獒发生犬瘟热并发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市一藏獒犬养殖场,养殖藏獒犬36头,其中一岁龄以上的24头,公犬5头,母犬19头。体重约30~60千克。一岁龄以下的12头(2~3月龄),其中6头是一母犬一窝产下(共产下7头,意外死亡一头).另外6头为不同母犬产下。犬场的部分幼犬出现精神不好,体温升高(达39.5℃~41.5℃),食欲减少,呕吐,鼻镜干燥,部分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随后成年犬也有出现类似症状者。并有几只幼犬拉血样稀便。开始没有引起饲养员的注意,后到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治疗,此时已出现全群精神不好。因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开始出现神经症状的幼犬于第三天死亡。其余幼犬在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数日后全部死亡。早患病的成年犬在治疗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神经症状,拒绝饮食。最后衰竭死亡4头。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技术在家畜生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关于某些统编教材书名用法的商榷葛利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密山158303)目前,我国动物医学界所用的部分统编教材书名是“兽医××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家畜解剖学”就不能而且没有改为“兽医解剖学”一词,而第一版的家畜产科学为何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