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奶牛直肠破裂常因分娩或外界机械性因素所致 ,该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共计治疗 8例 ,治愈 6例 ,治愈率达75% ,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及发病经过2 0 0 2年 1 2月 2 7日 ,我乡忠厚村村民所饲养奶牛 ( 6岁二产 )分娩时 ,犊牛前蹄通过直肠从母牛的肛处伸出 ,造成母牛直肠破裂 ,破裂口长度约为 1 8cm。畜主介绍 :2 6日晚见母牛临产症状明显 ,但未经看护 ,约 1 2h左右 ,母牛开始分娩 ,该牛犊属于正生胎位 ,母牛的阵缩、努责及子宫颈开放均为正常 ,但未有人助产 ,经过母牛常时间阵缩、努责 ,造成犊牛一前蹄从…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小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至今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水平,奶牛养殖小区的增加对促进奶业发展、提高奶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牛奶质量、提升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养殖地区农村的生活环境,保证高质量原奶供应,降低饲养成本。为了使奶牛养殖小区向前发展,在小区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从思想入手,做好服务工作目前,富裕县的多个奶牛养殖小区由养殖大户或奶站经营者投资建设,他们将部分牛舍免费给村里的养牛户使用,或者以"托牛所"的模  相似文献   
3.
在对双城地区随机抽取168头奶牛的调查中,产后繁殖疾病发病率达到了28.5%。为了更好地防控奶牛产后繁殖疾病,自组方剂"子宫净化散",对228头奶牛的预防试验,发病率为9.43%,比对照的常规护理组发病率下降19.07%。结果表明,该方剂对奶牛产后繁殖疾病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虽然已有部分养殖场开始利用各项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但是内部环境管理粗放,缺少资金,投资力度明显不足,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技术单一、粪便利用率低、遗留问题难解决。目前,我县大部分的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是进行简单的堆肥就近施入农田,有的甚至未作任何处理就直接施入大田,形成大田吸收不充分,氨氮等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并导致了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由于部分养殖场没有把种养结合放在整个社会循环系统中考虑,导致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富裕县地处"黄金玉米带",被誉为"中国鲜奶之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富裕县围绕由牧场或合作社自愿参与出资组建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宗旨,开发试销学生奶、巴氏奶、酸奶、奶粉等乳制品,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振兴了富裕县奶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乳制品的迅速发展,奶牛产业发展也逐年提高,逐步向“农转牧”的区势发展,奶牛存栏逐年增加,奶牛的生产水平也不断增强,但是,仍然有一些奶牛单产的水平较低,制约了奶牛群体的生产水平。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奶牛产业发展由传统粗放经营阶段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化阶段转变过程中,要坚持走扩大规模和内涵挖潜"双轮驱动"的路子,深入挖掘内在潜力,加快推进奶牛产业的提档升级。黑龙江省富裕县是牧业大县、牧业强县,被誉为"中国鲜奶之乡",奶业发展历史悠久。富裕县奶牛产业化形成了较好基础,目前县内以光明乳业为龙头及其他3家乳品加工企业并存,日处理鲜奶能力1400吨,对基地形成较强的拉动能力;基础牛群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