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实验室接收到一份来自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黑山羊乳羔羊腹泻病例,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病原学检验,筛选出一株大肠杆菌分离株。PCR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药物有相关耐药基因;药敏试验显示,抑菌圈直径较小,其耐药性强且与PCR检测结果相对应。结果提示,强耐药性大肠杆菌已在养羊业存在,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羊群检疫力度加大、疫苗免疫技术普及以及重要疾病的净化管理,使我国规模化羊场疫病控制整体上趋于稳定。但是,由于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营养代谢病和寄生虫病逐年增多等问题依然严重,同时许多传染性疾病呈地方流行性。因此,需加强疫病的监测,做好生物安全和消毒卫生工作,规范饲养管理和防疫方法,避免疾病的流行与暴发。本文就养羊业常见的重要传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展开综述,并总结了目前养殖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养殖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有些养羊单位因饲养管理环境不善、疫苗免疫不当、早期诊断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魏氏梭菌病频发,逐渐成为制约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病多见于初春和秋冬时节,患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卧地不起、口内流涎不止、摇尾抽搐,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并且呈地方流行性,是危害羊产业中重要的传染病。本文就魏氏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以及其在生产中的危害进行作以综述,旨在了解其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降低魏氏梭菌对羊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