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几年来,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在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把农机化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购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加大,使我市的农机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帕托珠利混悬液在仔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采用平行实验设计方法,将16头 40 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分别进行单剂量静脉注射(6mg/kg bw)和单剂量口服给药(15mg/kg bw),所有猪给药前禁食12h,给药2h后恢复正常饮食。给药后按预定的采血点采集血样,血浆中帕托珠利的含量采用经验证的 HPLC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实测血药浓度数据采用Graphad prism 8.0拟合药时曲线图,并用 Winnonlin5.2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单剂量静脉注射帕托珠利注射液后帕托珠利在仔猪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136.98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65.92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570.97 h?μg/mL,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z)为695.59 mL/kg,平均血浆清除率(CL)为3.77 mL/h?kg;单剂量口服帕托珠利混悬液后帕托珠利在仔猪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为134.05h,平均达峰时间(Tmax)为42.00h,平均峰浓度(Cmax)为14.03μg/m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73.19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831.00 h?μg/mL,帕托珠利混悬液口服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2.08%。结果表明,帕托珠利在猪体内分布较差,消除缓慢;仔猪口服帕托珠利混悬液达峰时间较长,但吸收良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番茄白粉病症状表现、病原、发生条件,病重发原因分析,并针对番茄白粉病的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为清镇市延迟番茄种植户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山野菊花为试材,以微波处理强度、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液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微波法提取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长白山野菊花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强度600 W、微波处理3min、料液比1∶25、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和贵阳市蔬菜办的安排下,引进777、535、满天星等8个干椒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满天星和单生红两个品种,植株长势强、抗逆性强,果实油质光滑,品质优,含水量低,在清镇市可作小山椒发展,535和241两个品种,植株长势和抗逆性也强,果实品质也好,青果为黄绿色,是典型的泡椒类型品种,可作泡椒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将16只健康AA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采用平行试验设计对两组鸡分别进行单剂量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学研究,给药量均为1.5 mg/kg bw(相当于7.5 mg/kg混饲给药)。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海南霉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90:10,V/V)。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使用Winnonlin 5.2药动学分析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鸡口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为(T_(1/2β))约为30.44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6.40 h,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_(max))约为0.5 h,达峰浓度(C_(max))约为68.87 n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654.95 ng·h/mL,平均生物利用度(F)约为32.82%。鸡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T_(1/2β))为46.40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0.91 h,平均血浆清除率(CL)约为1.59 L/(kg·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_d)约为116.05 L/kg。结果表明海南霉素进入鸡体后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半衰期长;口服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吸收迅速,但吸收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鉴别鸡白痢、肠炎、鼠伤寒、伤寒4种养禽业中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利用每种血清型的特异基因位点,建立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多重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非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1 pg/mL,肠炎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达12.5 pg/mL,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7 pg/mL,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12.3 pg/mL.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以后检测沙门氏菌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以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为供试药剂,设计秧田期和移栽7 d后两个时期撒施,考察其对稻水象甲幼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田期施药防治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大田防治压力;与空白对照相比,秧田期防治和移栽7 d后防治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07.52%和60.26%。  相似文献   
9.
辣椒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引进50%醚菌酯干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世高3种新型药剂,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几种药剂对防治辣椒白粉病都有明显效果,但以乙嘧酚500倍液和600倍液田间防效的持效性最长,药后10天防效还在80%以上,其他几种药剂和剂量的田间防效为70.77%~77.57%。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标志物的HPLC-MS/MS检测方法。兔可食性组织(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杆菌肽残留用0.5%三氟乙酸水提取,10%三氯乙酸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除脂,HLB 150 mg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0~0.5 min 15%乙腈,7.5~8.0 min 85%乙腈,8.1~10.0 min 15%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检测(MRM)模式测定杆菌肽含量。杆菌肽在50~1000 ng/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本方法的检测限为30 ng/g,定量限为50 ng/g。杆菌肽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4.7%~83.8%,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实验建立的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量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可满足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