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林技术与杨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营林技术与杨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超声提取法中提取剂、固相萃取中淋洗液和洗脱剂、高效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筛选,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水稻中洛克沙胂的方法。所建方法为:样品先经0.05 mol/L NaOH+20 g/L K2HPO4超声提取;再利用活化后的固相萃取小柱,依次采用1.5 mL 0.05 mol/L乙酸钠–甲醇溶液(pH=7)和1.5 mL甲醇淋洗及体积分数为13%的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最后利用以含0.3%甲酸的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甲醇(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在洛克沙胂质量浓度为0.01~10.00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67 ng/kg;洛克沙胂在水稻根、茎、叶、壳、米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0%~87.2%、74.0%~80.6%、80.0%~83.7%、81.0%~90.0%和83.2%~92.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5.9%、2.4%~4.6%、2.0%~2.6%、3.6%~5.7%和3.2%~5.5%。  相似文献   
4.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供试作物,研究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耕层中的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很大,清除残膜的处理与未清除残膜的处理相比,作物产量增加显著,增产幅度在13.79%~24.38%;同时,清除残膜后土壤理化性质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gC基因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壳聚糖作为DEV gC基因疫苗(pcDNA-DEV-gC)递送载体,采用肌肉注射和口服单次免疫Balb/c小鼠50µg剂量基因疫苗,并以肌注不同剂量裸质粒组、弱毒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不同疫苗免疫后的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水平。【结果】肌注壳聚糖疫苗组诱导小鼠产生较肌注裸质粒50µg组和口服壳聚糖疫苗组高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且产生与弱毒疫苗相似的细胞免疫应答,但弱毒疫苗诱导体液免疫的能力更强,仅口服壳聚糖疫苗组产生粘膜免疫。【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一定的佐剂效应,为获得更有效的DEV gC基因疫苗提供了新策略,但该疫苗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于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1精选良种及种子处理 1.1选良种 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有鲁花9号、鲁花10号、鲁花11号、鲁花14号,旱薄地块可选择抗旱品种鲁花11号,出口产区可选择宜出口的鲁花9号、鲁花10号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间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鸭瘟病毒(DPV)gC基因疫苗(pcDNA-DPV-gC)免疫雏鸭后其表达蛋白在雏鸭体内的表达时相和分布规律,为DPV gC基因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将不同剂量(50、100和200μg)DPV gC基因疫苗免疫3周龄天府肉鸭,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4h、12h、1d、3d、5d、7d、2周、4周、6周和10周)分别随机宰杀2只雏鸭,采集肝、脾、肺、肾、胰、脑、胸腺、哈氏腺、法氏囊、十二指肠、盲肠、直肠以及注射部位肌肉,应用间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DNA-DPV-gC在雏鸭体内的表达时相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剂量免疫组第1天在肝、十二指肠、盲肠、直肠和注射部位肌肉检测到DPV gC蛋白,其中注射部位肌肉的阳性信号最强;第2周时各组织中的抗原表达量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阳性信号以不同速度逐渐衰减;第10周时各剂量免疫组仍在肝、脑、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发现持续表达DPV gC蛋白;而胰在所有时间点均未检出阳性信号;②pcDNA-DPV-gC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肝、脾、法氏囊、脑、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是DPV gC蛋白主要的分布器官;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肠黏膜固有层细胞、脾白髓或红髓区的淋巴细胞以及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等部位;③根据各组织的阳性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情况,得到pcDNA-DPV-gC在雏鸭各组织的总体表达规律: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肝脏法氏囊脾脑注射部位肌肉胸腺肺哈氏腺肾脏胰脏;④不同剂量pcDNA-DPV-gC免疫雏鸭后各组织中抗原表达量和持续时间的总体规律依次为200μg组100μg组50μg组。结果表明不同剂量pcDNA-DPV-gC免疫后1d即可在雏鸭体内发现阳性信号,持续存在10周仍可检测到DPV gC蛋白,预示pcDNA-DPV-gC免疫期可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胶州市座落于山东胶州湾畔,为青岛市所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自然资源造就出驰名古今中外的胶州大白菜,历经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迄今已有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栽培的系列品种。胶州大白菜不仅销售全国还出口国外。1历史悠久胶州大白菜具有1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远溯唐代就享有盛名。先后引入日本、朝鲜种植,称之为"唐菜"。1875年胶州大白菜参展于日本东京博览会,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DPV gC基因疫苗(pcDNA-DPV-gC)为模型,采用复凝法制备壳聚糖/pcDNA-DPV-gC纳米微球,对其在雏鸭体内的抗原表达和分布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壳聚糖/pcDNA-DPV-gC基因疫苗以肌注、滴鼻和口服3种途径免疫20日龄雏鸭,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4h、12h、1d、3d、5d、7d、2 w、4 w、6 w和10 w)分别随机宰杀2只雏鸭,采集肝、脾、肺、肾、胰、脑、胸腺、哈氏腺、法氏囊、食道、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应用间接免疫组化检测DPV gC基因在雏鸭体内的抗原表达和分布。【结果】①肌注组免疫雏鸭1 d,肝脏、法氏囊、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检测到DPV gC蛋白;滴鼻组免疫雏鸭12 h,肺脏出现阳性信号,1 d哈氏腺和法氏囊检测到DPV gC蛋白;口服组免疫雏鸭12 h,食道出现中等强度的阳性信号,1 d法氏囊、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检测到DPV gC蛋白;②在3种免疫途径中,肝脏、肺脏、法氏囊、哈氏腺、食道、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是DPV gC抗原表达的主要器官;阳性信号主要在肝细胞、肺上皮细胞、法氏囊和哈氏腺淋巴细胞、食道上皮细胞和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细胞等部位;③不同免疫途径免疫的壳聚糖/pcDNA-DPV-gC基因疫苗在雏鸭体内的抗原表达量和持续时间的总体表达规律为:肌注组>滴鼻组>口服组。【结论】壳聚糖能促进DPV gC基因在雏鸭体内的表达和分布,肌肉注射是壳聚糖/pcDNA-DPV-gC基因疫苗首选的免疫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种子包衣就是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与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多种微肥 ,生长调节剂、物质缓释剂 ,粘合剂等有效成份 ,通过科学配制加工而成 ,将其均匀包裹于精选后的种子表面 ,形成包衣种子 ,播后种子吸水膨胀 ,萌发生长 ,其“衣”内的农药 ,微肥等随之缓慢的溶解 ,并释放出来 ,以防病 ,防虫 ,促进幼苗生长 ,提高出苗率。据试验统计对苗期病虫防治效果可达 80 %以上 ,棉花增产 12 %~ 18% ,玉米增产 15 %~ 2 0 % ,小麦增产 10 %左右 ,花生增产 10 %~ 15 % ,大豆增产 6 %~11%。另外 ,种子包衣可减少用药次数 ,减轻了农药直接进入农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