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脂质作为其含有的一种重要营养成份,约占蛋黄重的30%,根据禽蛋种类的不同,相对含量也有所不同.近几年来,随着传统的水煮蛋、皮蛋和咸蛋到新型的液态蛋、冰蛋制品甚至蛋品饮料的出现,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蛋制品都已实现了工艺化生产,然而在蛋与蛋制品加工中,不同的储藏与加工等条件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脂质氧化分解,这对营养与健康是不利的.本文从蛋与蛋制品中脂质氧化的影响、氧化产物类型及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调控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蛋与蛋制品中存在的脂质氧化现象,为今后抑制或减缓这一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罗氏沼虾幼苗生长后期生长性能、存活率和屠体成分的影响。将250只虾苗[平均体重(0.01±0.002)g]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共进行12周。除了益生菌比例变化外,试验日粮的主要营养水平相同,处理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2%、3%、4%益生菌。益生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罗氏沼虾试验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归一化生物指数(P 0.05),其中2%益生菌组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归一化生物指数在第6周最高(P 0.05),3%益生菌组在第8周直到试验结束均表现为最高(P 0.05)。2%和3%益生菌组较其他组料重比显著降低、蛋白效率比显著提高(P 0.05)。2%和3%益生菌组罗氏沼虾存活率最高,分别达到76%和78%(P 0.05),而屠体蛋白组含量最高,4%益生菌组屠体蛋白质含量最低(P 0.05)。与2%、3%益生菌组相比,对照组、1%和4%益生菌组罗氏沼虾屠体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 0.05)。试验结果显示,日粮添加2%或3%益生菌可以改善和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人们对于鲜壳蛋的清选、消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几千年来,中国鲜蛋的消费模式一直是以“脏蛋”的消费为主,即蛋产出后直接上市销售,没有经过任何的清洗、消毒等处理,是名副其实的“脏蛋”。众所周知,鲜蛋蛋壳所带微生物的来源途径:鸡蛋经过泄殖腔排出体外而受到粪便污染和由于贮存运输、销售等环境不卫生受到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4.
鸡蛋蛋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存在于卵黄颗粒中,是一个类似环状微胶束结构的伪球状蛋白。其来源于卵黄蛋白原,卵黄蛋白原在体内又经过一系列的结构修饰与受体识别,最终以高密度脂蛋白及卵黄高磷蛋白的形式沉积于卵黄中。高密度脂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除为胚胎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性以及调控人体血清HDL功能等生物特性。本文主要介绍卵黄高密度脂蛋白结构、组成、来源、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并对卵黄高密度脂蛋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荧光量子点快速检测禽蛋中致病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而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又称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半导体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6.
1鸡蛋的贮藏方法 鸡蛋具有怕高温、怕潮湿、怕冻结、怕久存、怕异味、怕撞压等特性.生产中如不妥善贮藏或加工不当,均会导致各种次劣蛋的产生,给生产和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现今较为常见的鸡蛋保鲜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禽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同时,整个禽蛋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自动化、绿色化和深加工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禽蛋品相关标准缺乏、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不配套、检验检测方法和技术薄弱,制约了禽蛋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本文在我国禽蛋加工标准体系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禽蛋加工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调研、查阅和分析我国禽蛋生产、消费、加工、标准、进出口及特点的基础上,跟踪国际蛋品加工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蛋品加工业必需解决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关系民生与国民营养健康方面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禽蛋产业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禽蛋产业涉及生物科学与利用前沿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鲜蛋清洁消毒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人们对于鲜壳蛋的清选、消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几千年来,中国鲜蛋的消费模式一直是以"脏蛋"的消费为主,即蛋产出后直接上市销售,没有经过任何的清洗、消毒等处理,是名副其实的"脏蛋"。众所周知,鲜蛋蛋壳所带微生物的来源途径:鸡蛋经过泄殖腔排出体外而受到粪  相似文献   
10.
1 鸡蛋涂膜保鲜材料及其特性 我国鸡蛋涂膜保鲜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已经利用凡士林或熟猪油来涂膜贮藏鸡蛋,但仅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性实验阶段.80年代,我国开始系统地对涂膜法实验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国的涂膜保鲜技术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涂膜保鲜技术向着天然、安全、抗菌的方向发展迅速,蜂胶保鲜、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保鲜,加入活性抑菌剂制成的混合涂膜剂都纷纷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