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从1979年2月以来,美国线虫学家在枯死的松树木材里发现了一种线虫(Bursaphelen-chus sp),这种线虫使人联想到在日本广为传播和危害的松材线虫病。在密苏里大学的校园里首次发现这种线虫,经提取鉴定和野外调查,证明这种线虫分布于32个州,寄生于20种松树。目前,这种线虫在美国不象在日本那样严重,因为还没发现它危害本地松和在日本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调查、预测分析,今年森林病虫害发生仍然趋于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或预测发生面积约为1.4亿多亩,与去年大致持平,局部地区发生较为严重。松树害虫松毛虫全国发生面积3100多万亩。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的省、区有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江西省松毛虫发生面积约为350万亩,在吉安、赣州、上饶地区三级  相似文献   
3.
四川北部的岷山山系是中国野生大熊猫最主要的活动区域。调查表明,四川岷山山系12个县市有森林面积21659.6km^2,其中集体林面积10500km^2;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851824.0hm^2,建有22个保护区,共有528888hm^2的大熊猫栖息地和400只野生大熊猫在保护区内得到了有效保护;集体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190064.6hm^2,占大熊猫栖息地的22.3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难度。本文提出了要尽快制定《大熊猫保护法》;协调好跨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置换、赎买、移民搬迁等方式,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要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生态补偿;要发动社会力量采取建立保护小区、协议保护等参与大熊猫的保护;林下开发利用要避开大熊猫发情和孕育期,达到既有效保护大熊猫,又使林农生产生活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丹能否扩大使用范围(二)林丹生产使用已失控林岩(化工部生产协调司)1983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果断作出停产六六六、滴滴涕的决定。当年3月25日,全国的六六六、滴滴涕全部停产,只保留了大沽化工厂的六六六原药和天津化工厂的滴滴涕原药.保留大沽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5.
6.
全国公众对蛇类资源保护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2年5月至7月,提出了有关蛇类资源保护的10个问题,组织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开展了蛇类资源保护公众态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南等地吃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营养、滋补是人们食用蛇类的主要动机;在目前的营养条件下没有必要吃蛇;多数公众对野外蛇的生存状况、人工养殖的情况不了解,对市场上蛇的来源不清楚;吃蛇或使用蛇产品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适量用于医药、禁止食用是公众对蛇类保护的基本态度;应该保护蛇类是广大公众的主流民意;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有较高的认知度。本文同时提出了蛇类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据报道,在美国的32个州,松树的迅速死亡与大量的松树线虫的危害有密切关系。除松属(19个种)是直接受害者外,还发现云杉也死于该病。在枯萎的雪松与大西洋雪松上,也发现了这种线虫。但到目前,还未发现对上述两种观尝树种及其它一些林木有过严重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截止到2010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先后命名2批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70个,推荐到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4个。2009年7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印发调查表,对命名的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工作状况进行调查。本论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从这些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的地区分布和类型、管理属性情况、科普活动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补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吉林、陕西和西藏4省、自治区的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补偿调查表明:野生动物损毁农林作物,伤害人、畜,危害损失逐年加重。主要种类有亚洲象、东北虎、羚牛、黑熊、野猪等,多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和边远贫困山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人口增长、人为防范意识不强等是导致野生动物肇事损害严重的主要原因。4省、自治区采取多种措施,实施了野生动物肇事损害的补偿。当前,应尽快修改不适应的法律法规,扩大肇事损害补偿的野生动物范围,明确补偿责任;国家和省财政应加大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补偿的投入,降低地、县财政的分摊比例,提高补偿标准;做好野生动物肇事损害的防范措施;安排必要的补偿核查经费;推动全国实施野生动物肇事损害的补偿工作。  相似文献   
10.
蔡炳城 《野生动物》2007,28(4):33-36
介绍近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国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实践,并提出今后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应重点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开展科普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