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对宁夏4个地区1085只家兔和35只野兔的调查,发现有3种双腔属(Dicrocoelium)吸虫: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东方双腔吸虫(D.orientalis)和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其中后2种为宿主新纪录。它们在家兔中的感染率依次为4.2%、1.8%、0.4%,在野兔中的感染率依次为14.3%、5.7%、5.7%。中华双腔吸虫呈纺锤形,体长5.702~6.934mm,体宽1.091~1.549mm,长宽比4.9:1,睾丸并列,阴茎囊椭圆形并达腹吸盘前缘,卵黄腺起自于睾丸之后、卵巢之前水平处;其余2虫种的形态与记载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3.
猪瘟流行区仔猪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配种前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分为4,2,2头份和4,4,4头份2组,分别于25,40,60日龄进行首免,二免和三免,39,58,90,180日龄时,用IH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2组猪的群的群体阳性分别为90.6%,92.6%,96.2%,88.0%和93.8%,88.9%,100%,88.0%,平均抗体效价分别为1:103,1:96,1:159,1:22和1:85,1:85,1:150,1:64,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免疫程序经在猪瘟流行的某规模化猪场采用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证明该程序在生产中应用是可行的,比乳前免疫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