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准确理解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草地质量的调控。关于这两种生态学理论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和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以及生产潜力具有积极作用,这也使其逐步成为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实践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阐述了草地质量及其具体表示指标,以及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与草地质量的关系,并论述了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在封育、中度放牧、毒害草防治等管理措施条件下草地质量变化的生态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2—2018年,以香格里拉退化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连续封育,测定和分析恢复演替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学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中度干扰假说判断试验区退化草地的适宜封育年限和适宜载畜量。结果表明:与退化区相比较,封育第1年、第2年和第5年均显著提高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封育期间草地地上生物量呈现幂函数型增长趋势;草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分别为518.8g/m^2和56.3个月;封育第5年草地中不可饲用植物(包含有毒有害植物)仍然占到29.2%,适宜载畜量2.81~3.37个羊单位/hm^2。该试验表明封育结合其他措施,将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改善草地质量和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