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特异性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继朝  薛庆中 《作物学报》1994,20(4):395-400
以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 indica品种“广陆矮4号”幼穗和种子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0mg/L的MS培养基上,分别形成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体细胞胚胎发生实验系统。应用Native/SDS双向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前后均存在一种分子量为45kD的非胚性蛋白质N1,另一种非胚性蛋白质N2(54kD)仅  相似文献   
2.
烤烟烘烤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烘烤环境因素是一个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及各因素间具有强耦合性的多变量系统.为此,利用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符合烟叶烘烤需要的自适应分层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对烤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量进行自动测量与精确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简单易用,维护方便.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鲁棒性强,适用于烤烟烘烤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4.
基因组中约有20%的基因具有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它位于成熟mRNA 5''端非编码区(5''-UTR)。本文简介了uORF同源群的挖掘方法、分类和进化,以及调控下游mORF翻译的研究进展。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等)和昆虫(果蝇等)基因组中普遍存在保守肽uORFs,并且在序列多样性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平均长度、基因组聚类、与甲基转移酶的关联性上有所不同。植物uORF的长度通常短于昆虫uORF。借助拟南芥和水稻全长cDNA序列比较,不同的uORF同源群对其下游如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因子、发育信号分子和翻译起始因子eIF5等编码基因的mORF具有调控功能。对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包含CHCH域的uORF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同源群8-like分属5个物种(绿藻、节肢动物、线虫、无脊椎动物和真菌)。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中,uORF通常作为反式因子对mORF表达起调节器作用,例如,在植物蔗糖、多胺、磷脂酰胆碱,以及甲基转移酶反应中,相当大比例的uORF参与介导mORF的翻译调控。  相似文献   
5.
植物调节剂烯效唑与多效唑在高羊茅组织培养中的效应与基因型密切相关.一定浓度(0.01 mg/L和0.1 mg/L)的S-3307使供试品种佳美与翠碧A的出愈率提高,却降低了另两个品种迪斯绿与猎狗5的出愈率;PP333仅对迪斯绿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它3个品种起一定的促进作用.除佳美以外,在其它3个高羊茅品种中,观察到S-3307和PP333有明显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其最佳分化浓度分别为0.01 mg/L和0.1 mg/L.高浓度的S-3307与PP333 (>1 mg/L) 对4个高羊茅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有毒性.  相似文献   
6.
激素对调养是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钱海丰  薛庆中 《中国草地》2002,24(1):46-49,60
用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2,4-D、BA对高羊茅种子进行愈伤诱导,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种类对愈伤诱导无明显效果;MS培养基下不同浓度2,4-D对高羊茅愈伤诱导时间及出愈率差别很大,以9mg/l效果最佳,愈伤诱导率达66.7%左右;过高浓度的2,4-D、BA对萌芽和愈伤的形成均有负作用;愈伤组织分化以MS BA2.0mg/l NAA0.5mg/l为佳。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报导,迄今已鉴定出13个抗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基因。其中多数从籼稻中发现,仅有3个基因来自日本粳稻品种。因此在抗病育种上对粳稻抗病种质的筛选及研究十分重视。刘进和薛庆中等曾报道晚粳稻新品  相似文献   
8.
中日抗稻瘟病育种专家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泽:这次应朴先生邀请。来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就“水稻的抗稻瘟病商种”做了讲演和技术指导,回国途中在北京与诸位见了面,好不容易中日四位稻瘟病专家聚会在一起,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中日的抗稻瘟育种问题交换一下意见。我想,朴先生从育种的立场,凌先生和薛先生在某种程度上从理论的立场,然后我从理论的立场,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认为如果能就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那是很有益处的。首先请薛先生就最近的工作做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水稻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能义  薛庆中 《作物学报》1997,23(1):123-128
  相似文献   
10.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有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上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坟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的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