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少奶牛场育成牛培育成本过高,培育期过长,配种月龄达不到配种体重。本试验作为兰州地区奶牛日粮配方筛选课题的一部分,以饲喂试验验证电子计算机筛选配方,看其是否符合育成母牛生长发育要求,能否提高生长发育速度,降低饲料成本,提前达到配种体重,从而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验证了六、九、十二月龄各10头育成母牛用电子计算机筛选日粮配方的饲喂和增重效果。91天日增重分别提高0.195、0.190和0.274公斤,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0.353、0.444和0.734元。达相同体重时每头牛总饲料费分别降低21.81%、28.19%和34.53%,由于生长加快还可提前175天配种投产。  相似文献   
3.
在4个奶牛场,用20个小组200头产奶母牛进行了24~30天的《奶牛饲养标准》验证试验。证实中国奶牛协会于1983年公布的该标准第二次修改稿(1986年公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对兰州地区泌乳中期母牛是适用的。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日产标准奶量和日体重变化的差异均极显著。主要营养物质符合标准时,除维持生命和正常产奶之外,体重还有所增加。干物质和产奶净能符合标准。粗蛋白质略高(4—6%)或略低(24%)于标准时,体重也有所增加,高于标准过多时体重反而下降。各场习惯日粮中存在干物质食入量偏高,能量偏离,蛋白质不均衡,钙偏高,磷偏低,粗纤维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仅影响着绿洲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还影响绿洲的稳定性和沙区群众的生存质量。结合遥感技术,对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现状的研究结果显示:绿洲—荒漠过渡带地貌主要以流沙、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为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各景观要素内部生境面积小,边缘长度短。采用由封沙育林育草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固沙林带和前沿防风阻沙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综合模式治理后,在春季,绿洲—荒漠过渡区过境风速下降;生长季植物多样性增加,盖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不明显,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