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马齿生态浮床对海水养殖池塘的修复效果。[方法]采取自然条件下周期性监测,根据试验海塘的地理形状和海马齿浮床铺设分布特点,设试验区和对照区,其中试验区设有海马齿区和无海马齿区,选择传统鱼塘作为对照区,研究养殖池塘在原位生态修复方法下水体氮、磷营养盐、海马齿生长、沉积物–水界面通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海马齿生态浮床修复的试验区与对照区相比,DO浓度与透明度增大,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与对照区比较,海马齿浮床对磷、氨、氮有显著去除作用(P0.05),海马齿浮床区域COD含量较对照区明显降低(P0.05)。叶绿素a含量、TPM、POM均表现出试验区较对照区小(P0.05),说明海马齿浮床对水体的颗粒有机物有去除作用。11月浮床区海马齿C储量为39.56 g/m~2,N储量为0.77 g/m~2,P储量为0.21 g/m~2。[结论]海马齿生态浮床能改善养殖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饲料生产中的一种安全、营养、新型饲料。文章介绍了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发酵饲料的无抗配方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利用SWAT模型建立了东北图们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对该流域(中国一侧)划分为5个小流域46个水文单元,分别进行了水文模拟、降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计算。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的发生区在流域中部,海兰河和布尔哈通河交界的区域内。该区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推测认为该区域为延边州首府延吉市所在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也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植被破坏、土地裸露,水保能力下降,因此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另外,通过分析流域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2007年延吉、龙井地区为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最大发生区(有机氮9.76t.a-1,有机磷1.24t.a-1),而2008年除延吉、龙井地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和有机磷非点源污染均有加重的趋势(分别由1.39t.a-1上升到3.82t.a-1,0.17t.a-1上升到0.48t.a-1);氮磷营养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2007年与2008年除了延吉、龙井一带为最大发生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流失有所加重(从1.39t.a-1上升到3.81t.a-1),有机磷流失也有所加重(0.17t.a-1上升到0.48t.a-1),而安图等地区则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肌肉的常规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研究了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3种饲料添加剂对卵形鲳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饲料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卵形鲳鲹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杜仲素、蝇蛆粉可显著降低肌肉水分含量(P0.05);大蒜素和杜仲素可显著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均可改善卵形鲳鲹肌肉的品质,其中添加杜仲素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夏季与秋季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在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中生理生态活动,利用生物沉积物捕集器与密闭式代谢瓶,对海马齿生态浮床中不同规格泥蚶的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进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泥蚶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在夏、秋季有明显变化,相同规格泥蚶夏季均大于秋季,相同季节表现为:大个体组中个体组小个体组。夏季和秋季,泥蚶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31~1.09 g/(ind·d)、0.09~0.65 g/(ind·d),耗氧率变化范围分别10.29~19.10 mg/(ind·d)、6.51~13.56 mg/(ind·d),排氨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76~2.63 mg/(ind·d)、0.06~0.28 mg/(ind·d),排磷率变化范围分0.05~0.18 mg/(ind·d)、0.01~0.03 mg/(ind·d)。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龄期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泥蚶生物沉积速率、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的强风常常对树木造成不可逆破坏,分析强风穿过时树林内部的气流情况有利于评估树木的抗风性,更好地理解如何减轻风的影响。以阔叶树和针叶树为原型,提取了二者叶团簇和枝干构造的特点,建立两种结构不同的树木模型,组合成树林模型,在3个不同叶面积密度下进行风力作用下的仿真模拟实验。分别使用改进的k-ε双方程模型和k-ω双方程模型以设置风环境,并且用龙格-库塔法分析求解湍流模型。k-ε双方程模型下,当叶面积密度分别为1,5和10 m2/m3时,阔叶林背风侧20 m处的最低风速与入口风速相比下降了49.60%,67.23%和80.40%,针叶林分别为55.13%,68.90%和78.29%。k-ω双方程模型展示了阔叶树林内部风场的复杂性。结果表明,叶面积密度与树林挡风能力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树林的挡风能力随叶面积密度的上升而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后上升幅度减缓。不同的树木结构会导致风场的变化,影响同等强度风荷载下的受损概率和挡风能力。叶面积密度高、树冠体积大的树木更容易在强风中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本义应用回归变量共线性诊断和逐步回归方法,选择回归白变量,分析厂草地类型产量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了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观察微生态制剂肽菌素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粪中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28日龄、体重8.2 kg左右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有5个重复,每个重复(栏)8头猪。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10%硫酸黏杆菌素200 mg/kg+10%杆菌肽锌1 000 mg/kg,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2 000 mg肽菌素/kg,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1、2组日增重和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79%(P〈0.05),21.05%(P〈0.05)和5.97%(P〉0.05),8.96%(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8.52%(P〈0.05)和9.66%(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了62.11%和64.4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2组比试验1组在生长性能上略优,但差异不显著。2)在35日龄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了3.76%(P〈0.05);42日龄试验2组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7.39%(P〈0.05),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4.23%(P〈0.05);49日龄试验1、2组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02%(P〈0.05)和7.90%(P〈0.05),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3.73%(P〈0.05),试验1组乳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无论是提高生长性能,还是改善其肠道微生物菌群,试验2组均优于试验1组,说明肽菌素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生产无抗保育猪饲料。  相似文献   
9.
冻融交替对黑土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源  祝惠  袁星 《土壤学报》2014,51(5):1103-1109
以黑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25—5℃、-10—5℃)对黑土氮素转化速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均逐渐增加。除了中强度冻融(-10—5℃)的土壤铵态氮在培养第1周期内的含量最低外,剩余培养周期内,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中强度冻融(-10—5℃)高强度冻融(-25—5℃)对照组(5℃);硝态氮含量对不同冻融温度的响应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冻融循环整体上降低了土壤的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但实验末期有促进硝化的趋势,不同强度冻融对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影响显著。受土壤温度和冻融交替的影响,土壤的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强度冻融高强度冻融(第1周期除外)。综上,冻融作用对黑土的供氮能力和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低碳角度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入手,阐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使用资源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农业畜牧业发展在自然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及肉类产品对人体健康效应方面所起的作用,提出理智合理消费畜牧产品、减少肉类消费、放缓农业畜牧业发展脚步将对人类个体健康、自然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均有不可估量的益处。从理论研究、政策制定、生产者及消费者共同关注,到媒体及社会教育多方面参与,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