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是医院和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容易造成人类和动物感染,给疾病治疗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开发出靶向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黏肽合成酶(PBPs)的新型先导化合物,笔者以铜绿假单胞菌PBP3和大肠杆菌PBP1b、PBP4、PBP5作为靶点,针对ZINC数据库,使用分子对接软件DOCK6.5进行了虚拟筛选。之后,根据得分情况和结构分析,找出了具有全新结构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了有机合成,并检验了抑菌效果。经过以Grid score为评价标准的初次筛选后,所有得分数值低于-125.6kJ·mol~(-1)的化合物进入二次筛选,并进行Amber score打分,最终获得约200个得分数值低于-83.7kJ·mol~(-1)的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后,以ZINC00053282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合成和结构验证。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先导化合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备抑菌活性,且抑菌效果优于对照组的磺胺嘧啶。筛选出的先导化合物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可以作为候选抗菌药物,经进一步结构改造,有望用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辣木叶资源,筛选用于降血糖的活性成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工艺,应用AB-8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和聚酰胺层析柱联用的工艺对辣木叶总黄酮进行纯化,并分析纯化前后辣木叶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308 s、功率302 W、乙醇浓度75%、料液比1∶52(m/v),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53%±0.11%;纯化后辣木叶总黄酮的纯度为764.49±25.17 mg·g~(-1)。辣木叶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纯化后的辣木叶总黄酮的抑制效果增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18 mg·m L~(-1),抑制作用类型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为研发预防和治疗降血糖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