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家蚕胚胎滞育的生理生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蛹期由咽下神经节合成和分泌的大量滞育激素(dH)作用于卵巢,引起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主要包括H2O2水平降低、山梨醇积累、葡萄糖减少、呼吸耗氧量下降等,最终导致家蚕胚胎进入滞育。本文综述了家蚕胚胎滞育的生理生化研究概况,以期为家蚕胚胎滞育机理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为指标,测定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对金蚕花多糖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并采用MTT法对金蚕花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金蚕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8℃、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的金蚕花多糖提取得率为22.347%,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23.609%)的94.65%;提取条件因素对金蚕花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按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并且提取时间分别与料液比、提取温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金蚕花多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在0.025~0.200 mg/mL浓度下对正常人胚胎肾细胞HEK293无毒害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为金蚕花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16周龄略阳鸡群体内的白皮肤鸡和乌皮肤鸡为研究对象,揭示MC1R基因在这两个类群的皮肤及胸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别对白皮肤鸡与乌皮肤鸡的皮肤和胸肌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1R基因在两个类群鸡的皮肤和胸肌组织均能表达;MC1R基因两个类群皮肤组织表达差异不显著(P=0.4430.05);MC1R基因在两个类群胸肌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5120.05);MC1R基因在白皮肤鸡皮肤和胸肌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8450.05);MC1R基因在乌皮肤鸡皮肤和胸肌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P=0.0340.05)。MC1R基因仅在乌皮肤略阳鸡的皮肤和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揭示出MC1R基因虽是调控色素沉积的主效基因,但其表达会受其它基因的影响和调控。  相似文献   
6.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解鸿青 《蚕桑通报》2019,50(1):58-60
1. Yiling Zhang1,2, Liyuan Zhu1, Guangli Cao1,3,4, MianSahib Zar1,5, Xiaolong Hu1,3,4, Yuhong Wei1, Renyu Xue1,3,4 and Chengliang Gong1,3,4 (1. School of Biology and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2.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18, China;3.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Modern Silk,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4.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5. Institute of Synthetic Biology (iSynBio),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IA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68 Xuevuan Avenue, Shenzhen University Town, Shenzhen, 518055, China). Cell entry of BmCPV can be promoted by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64B-like protein.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19, 121: 1-7.  相似文献   
8.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Phellinus baumi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真菌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已成为生物抗癌药物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桑黄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