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明确燕麦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按不同比例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9头体重为(70.24±2.03)kg、体况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试验动物,按过渡期称重结果分成3组,每组3只。按燕麦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A1(100%全株玉米青贮)、A2(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A3(100%燕麦干草)3种,3种饲粮精粗比均为35∶65。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3期试验,每期22 d(预试期15 d,正试期7 d),正试期最后3 d采样。结果显示:1)与100%全株玉米青贮相比,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或10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对绵羊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NH3-N)、尿素氮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P0.05),同时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还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P0.05)。此外,A2组的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稍高于A3组,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较A3组增加了8.97%,瘤胃液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稍低于A3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瘤胃液NH3-N浓度平均值则显著低于A3组(P0.05)。2)粗饲料中燕麦干草的加入并未显著改变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平均值(P0.05),升高了瘤胃液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平均值,且A3组与A1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精料相同、精粗比为35∶65的条件下,用50%全贮玉米青贮和50%燕麦干草混合作为粗饲料可以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而适宜瘤胃微生物生长,提高瘤胃微生物活性及其对氨(NH3)的利用率,有助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升高瘤胃乙酸的摩尔比及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0.05),混配处理的防效普遍高于各单剂处理。T5和T9对杂草的防效最好,但后者对燕麦有药害。综合安全性、除草效果及对燕麦的增产作用,筛选出综合效应最佳的混配组合,即57%2,4-D丁酯乳油438.5 m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0 mL·hm~(–2)(T12);其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达87.99%,燕麦干草产量为9 875.3 kg·hm~(–2),燕麦种子产量为4 314.3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分别对燕麦的3个种Avena nudibreri,A.hispanica和A.sativa的燕麦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ena nudibreri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五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5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hispanica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4x=28=20m+8sm(2SAT),着丝点的位置有近中部着丝点和中部着丝点区,其中第10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sativa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6sm(4SAT),具8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2对和第17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除草剂二甲戊灵在燕麦田0~10cm土壤中60d的自然降解特性及残留量。试样经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二甲戊灵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50和1.0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0.72%~96.5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5.46%。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以900g/hm2(推荐剂量)、135 0g/hm2(1.5倍推荐剂量)施用于燕麦田后,其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580mg/kg、0.868mg/kg,60d时降解率分别为77.57%、75.07%。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方程可分别拟合为Ct=0.437 6e-0.0187t(R2=0.8079)、Ct=0.667 0e-0.0179t(R2=0.8222),半衰期分别为37.1、38.7d。  相似文献   
7.
8.
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燕麦干草不同添加量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选用6头体况相似、体重 (70.24±2.03) 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按粗饲料中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C1组(精料+100%玉米青贮),C2组(精料+50%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C3组(精料+100%燕麦干草)。饲粮精粗比为35∶65。结果表明:1)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对体外培养液pH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培养液NH3-N浓度(P<0.05),未明显改变试羊瘤胃丙酸摩尔比,但TVFA浓度、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上升;3)燕麦干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IVDMD和IVCPD,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降解有促进作用;4)多项指标综合指数以C2组最高,C1组最低。由此可知,在精料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1∶1混合作为粗饲料能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能力,得到最大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硒引发对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及发芽的影响.【方法】以‘联丰20’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种子经75μmol/L硒酸钠引发48h,在5℃下低温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和48h),测定玉米种子吸胀中的发芽及生理指标.【结果】硒引发处理玉米种子,不仅能提高低温胁迫期间种子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可溶性糖(WSC)、脯氨酸(Pro)和种子浸出液的核苷酸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发芽率、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低温吸胀48h后,与对照相比,75μmol/L硒酸钠引发处理分别使‘联丰20’和‘郑单958’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提高了28%和14%,平均发芽时间缩短了7.68h和5.76h.【结论】75μmol/L硒酸钠引发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吸胀期间各项生理特性,同时也增强了低温胁迫下种子的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