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它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来改进产品,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畜牧业可以节省饲料,提稿饲料利用率,提稿环境质量,预付动物各种疾病,以达到动物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校.本文将就生物技术与生物营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验总结出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接种管理方式,为进一步扩大套种面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皋市桑园施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养蚕布局的新变化,以及从事蚕业人员紧缺的情况,根据我市桑园主要分布在高沙土地区和夹缠土地区的土壤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肥效,既保证桑叶高产优质,又减轻旆肥劳动强度,节省施肥用工。我们对传统的施肥方法进行了改革,并对新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大棚草莓甜瓜套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生产在上海地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草莓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仅嘉定区已发展到60多hm^2。为此,我们在大棚草莓中进行了套种甜瓜栽培技术研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草莓亩产1500kg左右,产值12000元,甜瓜亩产1800-2000kg。产值8000元左右,除去成本150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17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2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遂溪县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将1999—2004年于我院临床接诊治疗264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64例未婚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官感染.性病5例(1—8%)。不知道避孕套67人(25.4%),使用避孕套67人(25.4%).对药物流产认识不全者有227人(86.0%).发生早孕92人(34.90%),宫外孕7人(2.7%);终止妊娠75入(28.4%),自购药物流产63人(23.9%)。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人群.正处于性活跃的年龄.但文化程度较低,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意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竹材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竹制品加工的下脚料竹屑,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竹屑作培养料栽培香菇的研究现状。研究认为:我国以竹代木栽培香菇时间短,研究文献少;在栽培试验中存在竹屑颗粒大小不匀、竹屑中酚醛类物质处理方法存在争议、培养料中的碳含量较低等直接影响香菇出菇率和整体产量的问题。为此,文章建议应加大相关研究力度,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加快推广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尽早普及以竹代木栽培香菇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大豆植株冠层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光环境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茎秆抗倒的影响,为构建寡日照地区间作大豆合理群体密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大豆(川豆-16)和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方式,设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带状单作2个水平,副因素为大豆的3个种植密度(PD1=17株/m2,PD2=20株/m2,PD3=25株/m2),研究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冠层内部光环境变化、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动态、田间倒伏率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结果】2年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生长中后期受高位作物玉米遮荫和自荫性增加的影响,其植株群体冠层内部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能力、分枝数及产量显著降低,但受玉米影响的程度因大豆种植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间作模式下,PD1和PD2处理的大豆植株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比PD3处理分别增加了45.4%和24.8%,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46.1%和12.3%,单株有效荚数分别增加了53.2%和27.2%,单株分枝数分别增加了270.4%和140.9%,田间倒伏率分别降低了50.3%和19.3%。相关性分析发现,间作大豆的田间倒伏率与冠层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抗折力、茎叶干物质比、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有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无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20株/m2的大豆密度(PD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群体冠层内部光环境,降低植株田间大豆倒伏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86优8号"由江苏省农科院配组而成,我市于2000年引进,种植2150亩,平均亩产562.5kg,其中68亩高产田平均亩产627.4kg.同年5月,我们还试行该组合制种,面积36.7亩,实收亩产134.8kg,其中7.2亩高产田,亩产达153.5kg.  相似文献   
10.
许梅 《四川蚕业》2011,39(1):39-40
<正>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蚕区化学物质污染引起的家蚕中毒事故明显增多,造成蚕茧质量下降,产量严重损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家蚕中毒已成为蚕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控制家蚕化学物质中毒,已成为提高蚕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