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夏季预防鸡患曲霉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7日,河北省保定市一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蛋鸡发生了曲霉菌病,现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犊牛腹泻指正在吃奶的小牛出现拉稀的一种病症,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牛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原因1.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牛产前营养不良致使犊牛体弱,抵抗外感能力差;母牛乳房不干净,使奶质不卫生;或喂犊牛患乳房炎母牛的奶汁均可导致感染。2.细菌性感染。如犊牛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3.病毒性感染。如犊牛感染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常和细菌混合感染。4.应激反应。如犊牛突然受冷或受热刺激,引起寒泻和热泻;噪音过大、饲喂过饱也可…  相似文献   
3.
72头杜长大杂交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其中一组饲喂玉米饲粮,另外二组分别饲喂含0和30g/t纤维素酶(GXC)的高次粉饲粮,以观察添加GXC对18~38kg仔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GXC促进了仔猪生长,与玉米组和未加酶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79%(P>0.05)和15.25%(P<0.05),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22%(P>0.05)和5.34%(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3.83%(P<0.05)和8.50%(P<0.01);GXC使仔猪胃、胰脏、小肠的相对重量比未加酶组分别降低了9.48%(P<0.05)、8.94%(P<0.01)和7.29%(P<0.05),肝脏的相对重量提高了15.05%(P<0.01),对玉米组无显著性差异。GXC对仔猪胴体组成及不同骨骼肌重量等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河北省屠宰场猪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带毒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2006~2009年采自全省11个地市228个县级屠宰场1565份商品猪的肺脏或肺门淋巴结进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病原学检测,结果4年间猪场的阳性比率分别为55.56%、72.50%、44.62%和28.74%;4年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45%、40.74%、12.01%和7.31%.HP-PRRSV同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瘟病毒(CSFV)混合感染所占的比率为61.66%,多以PCV-2和PRV的二重或三重混合感染为主.总之,HP-PRRSV在河北省猪群中污染面积较大,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6.
2005年5月7日,河北省保定市一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蛋鸡发生了曲霉菌病,现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简述如下。1流行特点曲霉菌的孢子普遍分布于自然界,禽类常因接触、饲喂发霉饲料和垫草而感染,尤其多发生在幼禽,常为急性经过,成年禽为散发,曲霉菌的孢子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若幼雏出壳后,进入被霉菌污染的育雏室,2d即开始发病甚至死亡,4~12d达到高峰,到1月龄基本上停止死亡。如果是在阴暗、潮湿的育雏室则更加加重鸡只的病情。2症状及病理变化2.1急性病例可见病鸡精神沉郁,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病程稍长的病雏可见呼吸急促、伸颈张口…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腹泻病的报道较多。大部分报道表明,腹泻病死率一般占10%~20%,高的可达40%以上。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如何有效防制断奶仔猪腹泻病是当今养殖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1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的发展,猪群流动和种猪调运频繁,猪伪狂犬病成为严重危害猪群的原发性疾病之一.它的控制与净化关系到猪群其它疫病的发生与防控,制约着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2008年9月到11月,笔者对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猪瘟及猪蓝耳病的跟踪监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和迁徙水禽等禽类动物中,表现为从呼吸系统感染到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对禽流感的监测是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常规监测方法是采集家禽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免疫抗体。这种方法在采血时容易对家禽造成惊吓而引起产蛋率降低,甚至导致家禽死亡,使养殖户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故而养殖户对抗体监测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由于血液的污染或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