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新生仔猪15头,分别于出生当日(0 d)、出生后3d及7d屠宰取样,制作肝脏电镜切片进行组织学分析,并测定肝脏中DNA、RNA含量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新生仔猪肝细胞中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都很丰富,而且各细胞器的结构已经发育成熟。肝脏质量在仔猪出生后1周尤其是3d内迅速增加(P<O.01),远远快于体重增加的速度。仔猪肝脏的蛋白质含量在生后1周也迅速增加(P<O.01);而肝糖原贮备在刚出生时较高,出生后迅速下降(P<O.01)。仔猪出生后肝脏中DNA和RNA浓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前者在出生后3d内明显下降(P<O.05),4~7d又有增加趋势,而RNA浓度以3d为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到出生时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发育成熟。仔猪出生以后,肝脏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不仅肝细胞的数量快速增加,肝细胞的体积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乳源性活性肽在仔猪胃肠道适应性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出生以后,尤其是在出生与断奶时,其胃肠道面临着众多挑战与应激性变化,为了适应这些挑战,消化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出生后消化道组织的快速生长与成熟以及断奶后小肠绒毛萎缩,隐窝深度增加,这些变化明显与出生后食入初乳以及断奶后停止供乳有关,猪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各种生长因子,如EGF、IGF-Ⅰ、IGF-Ⅱ、胰岛素与TGF-β等,许多试验资料显示,这些乳源性生长因子在促进  相似文献   
3.
初乳经胃蛋白酶水解处理90分钟后所产生的水解物对离体犊牛小肠上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 ,而初乳经胰蛋白酶处理则不表现促增殖活性。初乳酶解物对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作用随着酶解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 ,初乳经胰蛋白酶水解处理90分钟或经胃蛋白酶水解处理150分钟时的产物对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促进作用分别达到最强(P<0.01)。试验结果表明 ,初乳酶解物即小分子蛋白质(肽)具有刺激离体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功能发育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鸡与肉鸡肉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并比较了中国地方鸡与肉鸡的肌肉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及屠宰率。结果中国地方鸡胸肌较细嫩,色泽诱人,肌间脂肪与胶原含量较高和水分较低。肉鸡腿肌较嫩,熟肉率及屠宰率较高和价格较低。在中国地方鸡中,清远麻鸡和龙岗鸡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它们和三黄鸡之间在净膛率,PH值和腿肌和熟肉率,脂肪与水分含量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乳源性生物活性肽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中含有大量不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这些肽或自然存在于乳中或源于乳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在乳中已发现自然态存在的活性肽包括EGF、TGF、NGF、IGF-Ⅰ、IGF-Ⅱ、胰岛素等,其浓度在初乳中一般比较高,而且因新生动物胃肠道蛋白酶的活性较低,乳中还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剂,因此这些乳源性生物活性肽在新生幼畜胃肠道中比较稳定。灌(口)服EGF、纱或IGF-Ⅰ能刺激新生幼仔胃肠道的成熟,推测初乳源生物活性肽在调  相似文献   
6.
瘦蛋白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代谢与繁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瘦蛋白 (Lepting)是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厌食”激素 ,主要通过诱导厌食和增加能量消耗来达到新的能量平衡。本文从该激素的生物学特性 ,作用机理及其在代谢、繁殖、内分泌调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乳源性瘦蛋白的生物学意义等方面予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和酶解配方奶粉对初生仔猪小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胰岛素和酶解配方奶粉是否促进初生仔猪小肠的组织生长和功能成熟,本试验比较了饲喂配方奶粉与饲喂配方奶粉补加胰素或酶解配方奶粉3d后仔猪小肠的重量和长度,组织形态学结构,粘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及小肠内容物中乳糖酶,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乳源性胰岛素对新生仔猪小肠生长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随机选择5头初生苏太仔猪,生后立即屠宰取样,作为新生对照组(N)。另外,从五窝初生仔猪中选10头仔猪,每窝选2头,分别分到饲喂牛乳组(M)和牛乳加入胰岛素组(M I)(添加量为2.5 mg/L)。M组和M I组仔猪出生后用牛乳人工喂养3天后屠宰取样。结果表明,M I和M组小肠长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N组。M I组的非粘膜重有高于M组的趋势(P=0.148)。M I组空肠后段和回肠前段绒毛高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M组。M I组各肠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高于N组(P<0.01或P<0.05),其中空肠前段和后段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M组。结果提示:乳源性胰岛素能够刺激新生仔猪小肠生长并影响到小肠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9.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小肠消化酶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选择法从14窝初生仔猪选择14头正常仔猪和14头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随机分成3组:初生组(DO)、母乳饲喂3d组(D3)和母乳饲喂7d组(D7),分别在0、3、7d屠宰以研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小肠消化酶发育的影响。初生时,正常仔猪小肠乳糖酶的总活性和比活性都显著高于IUGR仔猪。IUGR仔猪小肠氨基肽酶的总活性和比活性都低于正常仔猪,其中总活性的差异极显著。IUGR仔猪小肠的麦芽糖酶总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仔猪,但比活性在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2组间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和总活性都没有显著差异。生长至3日龄时,正常仔猪和IUGR仔猪间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2组间乳糖酶总活性和氨基肽酶总活性的差异显著。7日龄时,正常仔猪和IUGR仔猪乳糖酶、麦芽糖酶、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宫内发育迟缓抑制了小肠乳糖酶和氨基肽酶的成熟,而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表现出早熟。同时又表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肠道功能发育在生后1周内能部分实现补偿生长,而且补偿生长的实现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步完全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鸡与肉鸡的肉质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测定并比较了中国地方鸡与肉鸡的肌肉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及屠宰率。结果中国地方鸡胸肌较细嫩 ,色泽诱人 ,肌间脂肪与胶原含量较高和水分较低。肉鸡腿肌较嫩 ,熟肉率及屠宰率较高和价格较低。在中国地方鸡中 ,清远麻鸡和龙岗鸡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它们和三黄鸡之间在净膛率 ,pH值和腿肌的熟肉率、脂肪与水分含量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