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的以母畜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1994年达到国家《稳定控制区》标准,2005年  相似文献   
2.
青海达日县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日县地处青南高寒牧业区,全县东西长162 km,南北宽126 km.全县土地面积为14 630 km2,全县现有10个乡镇,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实现了乡乡有畜牧兽医组织机构,村村基本上有兽医防疫员.乡镇兽医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2人,中专3人;有中级兽医师5名,助理兽医师8名,技术员2名,村级防疫员109名.  相似文献   
3.
采用剖检法在2008年9、10月份检查牦牛皮蝇1、2期幼虫;采用触摸法在2009年3、5月份临床检查未使用药物防治的牦牛皮蝇幼虫,采集成熟3期幼虫,进行牦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调查与病原形态学分类鉴定。结果显示:2008年剖检牦牛皮蝇第1期幼虫平均感染率为63.93%,平均感染强度30.6条;2009年3、5月份触摸检查牦牛背部皮下皮蝇幼虫寄生形成的瘤疱和成熟第3期幼虫脱落形成的皮肤虫孔,4个调查区平均感染率63.91%,平均感染强度5.45个;1岁、2~3岁、成年牛的感染率分别为81.65%、63.16%和31.88%,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7.8、4.9和3.5个,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水平呈下降趋势。调查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病原虫种有中华皮蝇蛆、纹皮蝇蛆和牛皮蝇蛆,其比例分别为82.35%、11.77%和5.88%。  相似文献   
4.
<正>乳房炎是乳牛群的多见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国的乳牛群,是乳牛业的一个严重问题。乳房炎不仅降低产奶量,而且影响乳汁品质。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为50%~60%,是临床乳房炎的3~4倍,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无特异病原菌,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用美国NCCLS规定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30株来自德昂乡3个试验点的屠宰牦牛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观察。结果:30株大肠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均为O%,痢特灵的中介率为6.7%,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及中介率均为10%,表明抗微生物药使用较少的牦牛体内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较少。  相似文献   
6.
皮蝇蛆病是危害牦牛饲养业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在牦牛分布区广泛流行。牦牛感染皮蝇幼虫后直接影响其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和幼年牛存活率,并造成牛皮损伤,给畜牧业生产和制革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地区首选倍硫磷注射剂防治本病,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然而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喹酮片剂、阿苯达唑干混悬剂对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剂量和用药次数。[方法]应用吡喹酮片剂按35、70 mg/kg剂量口服、阿苯达唑干混悬剂按25、50 mg/kg剂量口服治疗牦牛多头蚴病。[结果]吡喹酮片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72.73%和91.67%;阿苯达唑干混悬剂两个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81.82%和83.33%。从吡喹酮片剂3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2头牛检出多头蚴8个,平均感染强度2.67个;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25 mg/kg的剂量组死亡的1头牛检出脑多头蚴2.0个,平均感染强度2个。从阳性对照组死亡的10头牛检出脑多头蚴37个,平均感染强度3.7个。[结论]吡喹酮片剂70mg/kg剂量间隔5 d三次给药达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用药方法对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吡喹酮增量法、阿苯达唑增量法、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法治疗牦牛多头蚴病。[结果]吡喹酮增量法试验组,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8.25 d;有效率为80.9%,治愈率为72.7%;阿苯达唑增量法试验组,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10.6 d,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0.9%;吡喹酮与阿苯达唑联合法组,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12.43 d,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60%。[结论]吡喹酮增量法疗效较其它组快;阿苯达唑增量法效果缓慢,但疗效较高;联合用药法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9.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青海省达日县藏语叫“洒士菌”。炭疽杆菌引起家畜感染时,临床特征为病畜突然体温升高,可视黏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病理剖检变化特征为尸僵不全,脾脏急性肿大,血液凝固不全并呈煤焦油色,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溃疡、结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  相似文献   
10.
左旋咪唑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左旋咪唑,对西宁奶牛场二分场43头荷斯坦(中国)泌乳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由投药前的83.7%,下降为55.8%;乳区阳性率由46.4%下降为31.5%。防治效果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